平安吉林:| 卢应:不破楼兰终不还,武汉直击
奢侈的愿望
“回家要看看老人和孩子 , 要好好睡觉 , 家里的床和枕头才舒服 , 要吃好吃的麻辣烫、烤鱼、火锅……”听着卢应归家后的心愿 , 不禁泪目 , 最简单的愿望却变成了一种奢侈 。
文章图片
卢应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 , 吉林省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 她于2月7日抵达武汉 ,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工作;从3月30日开始转战到武汉肺科医院继续坚守新的阵地 。
【平安吉林:| 卢应:不破楼兰终不还,武汉直击】“度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时间 , 所有来时的不安、忐忑、焦虑 , 慢慢地变得平和、有序和自信 。 最让我们高兴的是2名危重症患者的转危为安 , 每一位患者能够治愈出院 , 都让我们感到欣慰 , 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 ”提起在武汉的工作 , 卢应娓娓道来 。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 他们负责B栋10楼东疗区的50张床 。 共分7个医疗小组 , 每8小时一班 , 值班期间负责全疗区的医疗安全及处置 。 卢应是医疗二组的医生 , 二组主管9名新冠肺炎患者 , 其中危重症3人 , 重症4人 , 普通型2人 。 除了值班 , 他们每天都要对负责的患者进行隔离区床边查房 , 组内讨论并制定诊疗方案 。 患者每有病情特殊变化 , 吉大一院领队吕国悦副院长都要带领整个医疗队的各组组长 , 进行多学科会诊 , 共同探讨进一步诊治方案 。
文章图片
3月27日 , 在负责的疗区患者清零后 , 他们接到了转战武汉肺科医院的通知 。 在新的阵地 , 他们专门负责重症监护II疗区 , 这里收治的患者病情更危重 ,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6人 , 2人使用ECMO , 在治疗上难度更大 , 任务更加艰巨 , 工作强度也更高 。 医疗队30名医生重新编组 , 分成5个医疗小组 , 每隔一天值一个班 , 每班工作12个小时 。 经过较短时间的适应和调整 , 他们重新整合了医疗资源 , 规划了防护流程 。 有之前在中法院区的治疗经验 , 有吉大一院团队自身的实力水平 , 卢应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 为挽救身处危险边缘的新冠肺炎患者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 ”
办法总比困难多
虽然卢应说的轻松平和 , 但我们深知他们的工作困难重重 。 平时每一个简单的动作在这里都变得困难 , 触诊、语言沟通、电脑系统不熟悉 , 都需要重新适应 。 尤其是乏氧导致的不适 , 卢应感受最深的是一次大抢救后的头痛 。 “不论你多难受 , 你有多么想马上畅快地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 你都要等到患者病情稳定了才能离开隔离区;不论你多着急脱掉防护服 , 你也一定要慢慢按照流程来做 , 因为脱防护服的时候也是暴露风险很高的时候;不论你多累 , 想躺下 , 回到驻地 , 你还是需要按照流程做好驻地防护 , 才能休息 。 ”不经历是没有深刻体会的 , 数万名援鄂医护人员无一感染 , 首先得益于每一个团队、每一位成员、每一道环节的严谨和细致 。
文章图片
最让卢应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战士患者的救治 。 按照治疗原则 , 疗区里要求患者带好口罩 , 减少暴露 , 不允许出病房 。 但一位77岁的老战士患者 , 既往有帕金森病史 , 耳背 , 反应迟钝 , 由于心情烦躁 , 不仅不带口罩、不躺着、不吸氧 , 还要出病房 , 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暴露风险 。 但他们没有不耐烦 , 耐心细致地做患者工作 。 为了改善患者氧合、减少氧耗、保护脏器功能 , 在给予镇静治疗的同时还请了心理科医生会诊 , 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 同时 , 更加密切地监测病情的变化 。 从发现患者病情恶化的趋势 , 到插管有创呼吸支持 , 这一系列过程 , 在这个特殊时期变得尤为不易 。 为了减少交叉感染 , 触诊患者之前要手消毒 , 等手上的消毒液干了、不凉了 , 才能接触患者 。 由于带了3层手套 , 触觉变得十分不敏感 , 要反复的触诊确认 。 经过17天的努力 , 患者的病情终于有所改善 , 成功撤机拔管 。 “这个危重患者的救治经历 , 每一个细节 , 都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 ”
推荐阅读
- 北晚新视觉网源头成谜、火车停运,警惕!吉林新增11病例
- 北京商报吉林舒兰市由低风险调整为中风险
- 二三里资讯吉林▲气管被异物堵住!长春一医院急诊科来了个阿联酋籍女婴
- 『吉林之声』送到医院后医生惋惜不已,「后悔」浙江老人用自己的尿泡脚
- 妙手养生堂:郴州:2名援鄂疾控流调人员平安凯旋
- [吉林中山医院精神科]真是一种病!,强迫症不是随口说说那么简单
- 爆炸营养课堂▲祛湿排毒是关键!喝谷雨茶时加上它,平安度过春夏换季,谷雨养生
- 空闲时候望望天:吉林十大特色美食
- 「上观新闻」便是岁月静好”,张文宏喜迎援鄂战友归来,“你们平安归来
- 『中国能源报』最美“天使”平安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