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回望陕北“铜吴堡”千年风烟: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三 )


城墙的里外墙面均为石砌 , 条石拉筋、中间土夯 , 最重的石块一吨有余 , 普通筑石也多在300余斤 , 令我惊奇的是在生产力那么低下的古代 , 劳动人民是怎样“与天斗 , 与地斗”的?吴堡石城 , 就像古埃及金字塔 , 留给人们一个未解之谜 。
触目皆石:石城门、石垛口、石庙宇、石民居、石塔、石街、石墙、石道、石匾、石雕、石刻、石狮、石墩、石碑、石桥、石鼓、石碾、石磨、石柱……在阳光照耀下 , 整座石城熠熠发光 。
这是一座由石头雕刻而成的艺术博物馆 , 是别具一格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极具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赞赏道:中国古建以砖木结构为主 , 吴堡石城以石为主 , 实属少见 , 这些东西留下来真不容易 。
在石城南门外 , 有一座石头瓮城 。瓮城大门匾额为“石城”(原为“带砺”) , 城垣东、南、西、北四门均建有门楼 , 城门洞顶上对应有“闻涛”“重巽”“明溪”“望泽”四块石匾 , 皆为清乾隆年间知县倪祥麟所题 。更早年代的“生聚”“南熏”“威远”“北固”等匾额可惜已毁 。从民居“义行可风”门匾可窥民风一斑 。城南西侧石壁上刻有“流觞池” , 为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县杜邦泰题写 。流觞池位于石塔寺下 , 古时每逢农历三月初三 , 城中文人墨客便聚会于此 , 在水池上放置酒杯 , 杯随水流 , 停留在谁面前谁即取饮并作诗助兴 。北官道西侧的石壁上 , 刻有“逝者如斯”四个大字 , 落款“道光二十年冬 , 山右刘元凤题” 。
风流云散 。逝者如斯 。想起孟浩然诗句“人事有代谢 ,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 我辈复登临” 。历史 , 就像悬崖下方的黄河水 , 不停地流淌 , 不断地翻腾 。
夕阳西下 , 枣花飘香 。下得山来 , 奔往高家塄村 , 去品尝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力推的“天下第一挂面”——吴堡手工空心挂面 。吴堡手工空心挂面 , 需经十二道工序成品 , 它绵细又筋道 , 色、香、味皆诱人 。热辣辣的陕北民歌从塬上响起 , 几乎要将我的心融化 。身旁当即有人唱起《赶牲灵》 , 真是好听 , 掌声四起 。歌者大声宣告:“《赶牲灵》作者张天恩 , 就是我们吴堡人!”自豪之情 , 溢于言表 。我惊喜交加 。被誉为“中国陕北民歌之首”的《赶牲灵》 , 原来就源自我脚下这片雄浑而又多情的土地 , 而且 , 这位为民间音乐作出巨大贡献的作者 , 竟然是一位时常赶着牲灵往返于秦晋的普通乡民!
雄厚辽阔的黄土地 , 就是陕北人的生命舞台 。
俄罗斯作家阿·托尔斯泰在他的《苦难的历程》中写道:岁月会消失 , 战争会停息……
是的 。革命 , 不就是为了人民过上安康幸福的生活?
当战争的硝烟散尽 ,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 , 正是人性中对美和爱的向往和追求 , 让天地间充满生机 , 让人世间充满美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