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回望陕北“铜吴堡”千年风烟: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二 )
离开河边 , 一行人走到地势较高处时 , 毛泽东停住脚步 , 回头眺望黄河对岸 , 动情地说 , 陕北人民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我们是忘不了的 。陕北是个好地方 , 陕北人民太好了 , 陕北人民对革命是有功的 。周恩来接着说 , 陕北人民对革命的贡献我们是忘不了的 , 将来我们有了条件 , 一定要多关照一下陕北人民 。
在渡船上 , 毛主席一次次恋恋不舍地回望陕北 , 主席深情回望的照片深深地打动了我 。
一年后 , 整整一年后 , 1949年3月23日 , 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 , 向北平进发 , 去建立新中国 。
为什么又选择3月23日动身 , 与东渡黄河的日子一天不差?也许 , 吴堡东渡 , 在主席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分量 , 有着难以言喻的意义 。
距吴堡著名旅游景点、壮观的“黄河二碛”不远处 , 吴堡黄河古渡(川口渡口码头遗址)古旧石碑旁 , 矗立着吴堡的红色地标“毛主席东渡纪念碑”;纪念碑右侧有石窑洞为“河神庙” , 见证了当年的东渡壮举 , 至今保存完好 。“河神庙”石窑洞前 , 一簇簇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 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
【「吴堡」回望陕北“铜吴堡”千年风烟: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沿着黄河岸边的崎岖山道 , 汽车一路颠簸 , 盘旋而上 , 在纵横沟壑间和枣树掩映下不断攀高 。黄河西岸 , 吴山之巅 , 有一座石城环山抱水 , 蜿蜒盘曲 , 拔地通天:东以黄河为池 , 西以悬崖为堑 , 南为绝壁天险 , 北为咽喉狭道 。悬崖峭壁下方 , 黄河滚滚奔腾而去 。山上乱石穿空 , 山下惊涛拍岸 。真乃雄奇而险峻、磅礴而壮丽 。
这就是黄河文明的璀璨名片、“华夏第一石城”——古吴堡石城 。
吴堡扼秦晋之交通要冲 ,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 凭借石城这一雄关险隘 , 千余年来 , 吴堡虽饱经战争创伤 , 却始终“一夫当关 , 万夫莫开” , 从未被破城 。这座坚不可破的天堑雄堡 , 使吴堡成为享誉天下的“铜吴堡”;这座固若金汤的军事要寨 , 抗战时期再立新功 , 它抵抗住了日寇的侵略 , 守住了陕甘宁边区东大门 , 护卫了圣地延安 , 保卫了党中央 。
在此之前 , 多少英雄豪杰曾在这片黄土地上大展雄才一抒伟略 , 但都以失败告终 。而红军在陕北 ,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 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
山河之固 , 在德不在险 。
古吴堡石城年代久远 , 据成书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志》记载 , “赫连勃勃破刘裕子义真于长安 , 遂虏其部 , 筑城以居之 , 号曰吴儿城 。”若此说不谬 , 其当始建于公元418年 , 距今1602年 。最普遍的说法是 , 吴堡石城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汉国 , 不过当时它只是北汉御敌的一个军事要寨 。史料确凿的文字记录为《宋史·外国列传·夏国上》 , 其记载显示:1000多年前 , 吴堡石城已颇具规模 。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 , 吴堡由寨升县定名吴堡县 , 该城成为县府治所 , 由军事堡垒升级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 且一直沿用到元、明、清 。
石城不大 , 占地约10万平方米 , 作为县府所在 , “麻雀虽小 , 五脏俱全” 。城内原有南北大街、小巷10余条 , 店铺数十处 , 不仅设置了县衙、捕署、官仓等官府机构 , 还建有观音阁、魁星阁、文昌宫等众多庙祠 , 也有南坛、北坛、校场、点将台、兴文书院等杂糅其中 。它们大多为石砌窑洞式房屋 , 只有少量砖木结构建筑 。石砌窑洞与砖木房屋 , 错落有致遍布全城 。庙堂文化与江湖文化 , 相融并生和谐共存 。可恨侵华日军占领山西后经常在黄河对岸炮击石城 , 致使石城大部分古建筑损毁 , 只留下众多遗址、遗迹、遗存 , 幸而尚有70多处明清窑洞保存得较为完整 。
登山临水 , 不禁发思古之幽情;登高望远 , 进而怀激烈之壮志 。元代诗人萨都剌的《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 不由浮现脑海:“石头城上 , 望天低吴楚 , 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 , 惟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 , 连云樯橹 , 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 , 消磨多少豪杰……”只消换几个名词 , 何尝不是眼前这座石头城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