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瑞幸何以成为瑞幸?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瑞幸何以成为瑞幸?
#瑞幸咖啡#瑞幸何以成为瑞幸?
本文插图

文/孟永辉
当瑞幸咖啡造假的消息被证实 , 我们看到的是人们的集体狂欢 。
有人通过各种各样的分析证实着他们的先见之明与真知灼见 , 好像瑞幸咖啡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他们捏在手心里一样;
有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挤兑着手中的优惠券 , 好像瑞幸咖啡的优惠券一直都用不完一样;
有人则是站在了更高的层次上 , 他们发出了瑞幸咖啡收割美帝国主义的由衷感叹……
然而 , 当我们在用瑞幸咖啡的造假来证明自己是何等地英明和伟大的时候 , 或许 , 我们恰恰忘记了 , 真正造就瑞幸咖啡这一切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
对于资本的盲目追捧、对于流量扩张的极度迷恋、对于创业故事的深信不疑都让瑞幸咖啡一步步走向了我们原本已经设定好的“全剧终” , 而这个看似满纸荒唐言的剧本作者正是我们自己 。
01
其实 , 早在瑞幸咖啡诞生的那一天开始 , 有关它的商业模式就已经有很多的人开始质疑 。 一味地线上补贴 , 一味地线下开店 , 一味地把流量和资本看成是自身的生命线 , 瑞幸咖啡究竟可以走多久?
尽管质疑声有很多 , 但是 , 瑞幸咖啡依然在此起彼伏的质疑声中不断逆势生长 , 最终成就了一个商业“神话” 。 可是 ,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 神话之所以成为神话 , 主要是因为有人相信它的存在 , 并且他们还不断向外人讲述着他们所认为的神话的神奇性 。
那些对于瑞幸咖啡的所谓的神话不断传唱的人 , 或许正是不断用瑞幸咖啡的逻辑来分析瑞幸咖啡商业模式的我们 , 或许正是不断用瑞幸咖啡的优惠券来喝着瑞幸咖啡的我们 , 或许正是做着成为下一个瑞幸咖啡美梦的我们 。
看了那么多的分析 , 听了那么多的扼腕叹息 , 但是 , 我始终都无法听出人们在瑞幸咖啡上对于自己的反思与责备 。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 , 瑞幸咖啡的事件或许还会重演 , 而真正造就这一切的正是我们自己 。
我们的投机心理 , 我们的暴富心理 , 我们的割韭菜心理都在让瑞幸咖啡的故事有了野蛮生长的土壤 。
然而 , 这其实并不是商业的本质 , 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应该有一套合乎逻辑的运行方案 , 应该有一定的投入和产出 , 应该不只是依靠资本输血和流量扩张来运行 。
虽然瑞幸咖啡不断用一个个的故事来描绘着这样的蓝图 , 甚至瑞幸咖啡还宣称自己不是做咖啡的 , 但是 , 在很多情况下 , 这些所谓的蓝图是讲给资本市场看的 , 是讲给那些抱有投机心理的人们看的 , 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落地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一旦瑞幸咖啡的故事无法继续自圆其说 , 所谓的颠覆和创新到头来都只是一地鸡毛 。
02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 瑞幸咖啡的故事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以资本和流量为终极追求的发展模式的问题 。 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模式应当有对行业的深度改造 , 有对产品的颠覆创新 。 离开了这些 , 再美好的商业模式都只不过是一个虚假的神话而已 。
同样地 , 真正让瑞幸咖啡的神话一直上演的并不是讲故事的人 , 而是听故事的我们 。 因为只要没有人再去听所谓的神话故事 , 去讲所谓的神话故事 , 那么 , 即使所谓的神话故事再神奇都会失去市场 。
于是 , 我们不仅会产生疑问 , 为什么人们会心甘情愿地充当瑞幸咖啡的听众 , 为什么人们愿意充当瑞幸咖啡故事的“布道者”?说到底 , 还是人们的投机心理在作怪 。
在资本市场上 , 投资者们想要投资瑞幸咖啡赚一个盆满钵满;
在创业群体中 , 创业者们想要通过拷贝瑞幸咖啡的模式来赚一个盆满钵满;
在媒体行业里 , 媒体们想要通过鼓吹瑞幸咖啡的模式来赚个盆满钵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