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县级融媒:叶一剑:平顶山的新价值时代( 四 )


围绕打造中国尼龙城 , 平顶山规划了“一核两翼”120平方公里的尼龙产业基地 , 至2020年投资达到600亿元 , 产值达到1000亿元 , 10年实现产值5000亿元 。
截止到2019年9月 , 当地已经形成了全球链条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大尼龙产业链(其主导产品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的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 , 尼龙66盐规模位居亚洲第一 , 尼龙66切片规模居于全国首位) , 该产业不但被列为河南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 平煤神马中国尼龙城建设还上升为省级战略 , 并晋级为国家产业集群 。
而对于当地最大的国企平煤神马集团而言 , 煤炭年产量从高峰期的6000万吨下降到目前不足3000万吨 , 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中 , 煤炭产业占比不足五分之一 , 以尼龙新材料为主的非煤产业利润已经超过煤炭产业 。
尤其值得进一步观察和思考的是 , 围绕中国尼龙城的建设运营 , 当地政府和主导企业平煤神马进行了很好的直接互动 , 不仅通过联合招商和共同出资在高校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 , 还依托各自优势 , 进行充分的资源配置——为了给前来落户的企业提供服务 , 平顶山市政府设立了2亿元的尼龙产业(织造类)发展专项资金 , 对新购置的中高端尼龙织造设备进行奖补 , 支持民用尼龙织造企业在平顶山市投资;为了改善尼龙产业聚集区的交通状况 , 平顶山还大力推进沙河复航 , 正在高新区和叶县建设一个年吞吐量500万吨(11个泊位)的内河港口 , 改善平顶山货运交通状况 。
在我们看来 , 作为由当地最重要的大型企业所直接参与和共同主导的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的打造和中国尼龙城项目的建设 , 不仅代表着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具体成果之一 , 或将继续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关键企业、传统产业、产业集群和所在城市之间协同发展的典型样本之一 , 也是确保资源型城市经济平稳过度并构建新的发展动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 在推动区域和城市转型中可谓是一举几得 。
平顶山县级融媒:叶一剑:平顶山的新价值时代
本文插图

落后产业淘汰、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聚集
当然 , 就像我们在讨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经常提到的 , 对于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而言 , 努力的方向无非是三个:落后产业淘汰、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集聚 , 在平顶山也是如此 。
如果说尼龙新材料产业更多展现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的话 , 那么 , 文旅产业在平顶山的发展曾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兴产业 , 也是当地政府最近几年投入精力和资源最大的产业之一 , 也是被寄予厚望的产业之一 。
按照当地官方的说法就是 , 坚持“宜融则融 , 能融尽融”的思路 , 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依托当地的文旅资源禀赋 , 主要包括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 让美景连线成片、文化纵深成卷 , 努力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 真正实现“近者悦 , 远者来” 。
按照当地发布的数据 , 平顶山2019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039.2万人次 , 实现旅游总收入314.3亿元 , 同比增长分别为13.6%和18.2%;截止到2019年底 , 平顶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为31处 , 位居河南全省第三;旅游资源单体4200多个 , 居河南省第二位;尧山、汝瓷、温泉、马街书会等 , 具有良好的历史和文化基础 。
在我们看来 , 从当地的文旅资源禀赋来讲 , 平顶山还是有着较好的基础 , 而且 , 资源类别也比较丰富 , 在文旅产业发展中 , 产品和服务的创意空间和层次感也值得期待 。 不过 , 就目前的产业表现而言 , 短板和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 , 比如 , 从2019年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的对比来看(如果统计数据没有问题或者说接近真实的话) , 人均带动的旅游收入不是一般的低 , 甚至存在过境而不消费的情况 , 这显然与当下文旅产业发展的趋势是背离的 , 此外 , 这样的消费水平也很不利于当地已经投资建设的大型文旅项目的运营——没有一定规模的消费支撑 , 之前投资驱动甚至是基于土地和地产逻辑建设的一些项目 , 将很难获得运营突破 , 甚至会引发更多的关联风险 , 对平顶山来讲 , 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