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撩史:这才是千古一帝,揭开秦始皇嬴政神秘的面纱( 二 )


郑国之事败露后 , 渐以失势的秦国顽固贵族势力便蠢蠢欲动 , 一面主张车裂郑国 , 一面纷纷进言:列国来秦为官谋生之人 , 大多是为了故国利益来充当间谍 , 必须驱逐一切来客 。
震怒与压力兼而有之的情况下 , 秦王嬴政仓促下达了「逐客令」 , 意欲驱逐他国客秦之人 。 后来的丞相、时任客卿的李斯 , 亦在被逐之列 , 出于对个人处境的担忧和秦国兴衰的诉求 , 他措辞精辟地写下了一篇《谏逐客书》上递秦王嬴政 , 有力阐述了“客”对历代秦国的贡献和不可或缺性 , 其主旨明确 , 论证充足 , 文笔精彩 , 令历代的文编汇选皆不敢遗漏 。
正所谓「太山不让土壤 ,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 故能就其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周公吐哺 , 天下归心 。 」这位首位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秦皇始皇帝 , 气度也当真不是盖的 , 本就深谙“商鞅法度”之精妙 , 后得韩非之大成的年轻君主得此提点 , 猛然醒悟 , 遂罢逐客令 。 在郑国坦承 , “始臣为间 , 然渠成变秦之利也” , 修此渠固然是“为韩延数岁之命” , 却“为秦建万世之功”后 , 始皇帝仔细衡量利弊 , 决定让郑国继续主持完成这项宏伟工程 。 在大一统的前夜 ,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 , 始皇帝没有犯教条主义、莽撞武断地因间弑才 , 更未被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而束缚 , 而是坚持了一种全新的评判标准:为增强秦国国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利于富民强国、一统天下而再度委任郑国主持修建渠堰工程——整个工程自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始 。 历时十余年 , 渠首设在瓠口 , 从渠首到注入洛河处 , 全长300公里 , 灌溉田地四万余顷 。 渠成后 , 亩收一钟 , 关中之地成为沃野 , 大大增强了秦国实力 ,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又将该渠被命名为郑国渠 , 以纪念郑国的功绩 。 故而 , 综合以上种种史料 , 不难看出始皇帝 , 绝非如郭沫若所言 , 是个「相貌猥琐、虎狼心而寡恩」的暴虐之君 , 而是一位仪表俊美、气势威仪、度量恢弘的开国之君 。
关于始皇帝的身量如何 , 史书学者历来都是两极化严重 , 说其高大魁梧者有 , 说其矮小鸡胸者亦有——
始皇帝的生父秦庄襄王前面已经说过 , 通过其首面华阳夫人的「悦其状 , 高其知」就足以推测出 , 其人虽在历史上没有太多的大作为 , 但一定也是相貌堂堂、仪表不凡的 , 且其身量也一定不错 。
「……轲既取图奉之 , 发图 , 图穷而匕首见 。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 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 未至身 , 秦王惊 , 自引而起 , 绝袖 。 拔剑 , 剑长 , 操其室 。 时恐急 , 剑坚 , 故不可立拔 。
荆轲逐秦王 , 秦王还柱而走 。 群臣惊愕 , 卒起不意 , 尽失其度 。 而秦法 , 群臣侍殿上者 , 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 , 皆陈殿下 , 非有诏不得上 。 方急时 , 不得召下兵 , 以故荆轲逐秦王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而乃以手共搏之 。
是时 ,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 秦王方还柱走 , 卒惶急不知所为 。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 , 断其左股 。 荆轲废 ,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 不中 , 中柱 。 秦王复击轲 , 被八创 。 」——《战国策·燕策三》
试想一下——若他真如司马迁所写、郭沫若所推断那般的有着“挚鸟膺”(即鸡胸 , 也就是软骨症的一种特征)、“蜂准”(即马鞍鼻)、“豺声”(气管炎 。 )“长目”(疑当作“马目” , 如此方与上下文的“蜂”、“挚鸟”、“豺”、“虎狼”等动物名汇为类 , “马目”则是形容其眼球突出 。 ) , 换而言之就是软骨病+个子很矮(软骨病患者长不了多高的)+短腿+生理缺陷+气管炎 , 试问这样的他 , 也能跑得过“壮士”荆轲?更何况前面也曾提到过 , 始皇帝之威仪 , 能够吓得「年十二 , 杀人 , 人不敢忤视 。 」秦舞阳抖若筛糠 , 又怎会是一个面容猥琐、身量矮小的二级残疾者所能做到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