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曹远征: 三大异常迹象齐发, 世界经济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 文化纵横( 四 )


于是 , 美联储迫不得已跨过商业银行等负债类金融机构直接进入市场 。 一是 , 直接进入商业票据市场 , 直接向企业提供流动性 。 3月17日美联储宣布重新启动这一安排 。 商业票据不再通过商业银行的再贴现而由央行直接贴现 , 以缓解生产链条和销售链条中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燃眉之急 。 二是 , 无限量按需买入美国国债以及其他债券 。 3月23日美联储开启了无限宽松的货币政策 , 宣布美联储不仅购买国债 , 也购买公司债 。 目前美联储购买公司债的范围和条件是: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 , 公司评级至少BBB-/Baa3 , 剩余期限不足五年的美国公司投资级债券 。 初步安排是自3月23日起 , 每天购买750亿国债和500亿MBS 。
美联储这种无限量QE并直接进入市场的非常之策 , 远远超过了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安排 , 使人为之瞠目 。 这种非常之策能否奏效 , 市场正在观察 。 随着疫情的发展 , 经济的下行 , 金融市场是否还会进一步恶化 , 也尚且不知 。 唯一知道的是美联储的弹药已经用完了 , 政策利率已经是零了 , 甚至具有了负利率趋势 , 传统的货币政策已经到了极限 。 这反而使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加大之中 , 市场依然弥漫着恐慌情绪 , 甚至更甚 。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我们认为 , 最坏的后果是出现堪比1929-1933年大危机 。 这既是底线思维的需要 , 也是疫情所引导的现实经济金融运动趋向 。 我们注意到 , 疫情的发展对全球经济金融表现具有边际引领作用 。 目前 , 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 还在世界上蔓延 。 一般认为 , 在疫苗还未有效大规模使用前 , 疫情就不能扑灭 。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 。 这不仅因为它是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冲击的 , 更重要的是 , 抗疫的逻辑与经济活动的逻辑是相悖的:抗疫需要隔断 , 而经济活动需要互联互通 。 这意味着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越长 , 对经济的冲击越大 , 经济偏离正常轨道的可能性就越高 。 在这个意义上 , 金融危机仅是疫情发展的后果之一 。 由于目前的经济下行和金融动荡不是经济金融体系内生的 , 而是外在冲击引发的 , 这就使货币政策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 , 只能视疫情的发展 , 一步一趋 , 逐步加码 。
然而 , 现实是残酷的 。 一步一趋的货币政策已使政策利率下降为零 , 但效果不彰 。 在这种情况下 , 美联储唯一的指望就是无限量购买国债 。 这既意味着美联储开动印钞机来支持国债的发行 , 也意味着美国政府财政开支可以无限扩大 。 两相综合 , 就是美国政府债务无以复加地增长 。 这实际开启了财政货币化进程 , 是现代金融理论(MMT)的现实运用 。
3月2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总额为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 。 对美国航空企业直接资助250亿美元 , 并有可能使其国有化 。 市场预计未来直接资助的企业名单还会加长 。 除此之外 , 更有甚者 , 刺激计划还包括了“直升飞机撒钱” 。 由于担心失业问题严重化 , 招致家庭负债表衰退 , 刺激计划将向年收入不足7.5万美元的每个单身成人一次性最多发放1200美元 , 为年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每对夫妇最多支付2400美元 , 将失业救济金每周增加600美元 , 最多持续4个月 。
美国目前已是全球疫情的“震中” 。 出台历史上非战时最大的财政刺激计划 , 既反映了疫情的严重性 , 也表明货币财政政策目标的转变 , 即不再把防范金融危机做为唯一目标 , 而是缓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 减少疫情对社会的伤害 , 为疫情引发的次生灾害铺上“安全垫” 。 无疑这是有道理的 , 但问题是完全靠美联储印钞票来支持财政开支 , 这个路子能走多远?这颠覆了现有的财政金融学认知框架 , 使人感到茫然 。 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 财政无限制地透支中央银行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 而美元又是国际货币 , 其通货膨胀就是全球性的 。 饮鸩止渴 , 后果难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