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的史迹]“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么?它真的有那么高的成就吗?( 二 )


汉景帝时期 , 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 , 叛军主力直逼当时的梁国 。
一边是强凶霸道的吴楚七国叛军 , 一方是虽然是自己亲兄弟 , 但同样实力强悍的梁王刘武 。 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非常喜欢刘武这个小儿子 , 曾经逼着汉景帝许诺千秋之后把皇位给他 , 这样一个人 , 汉景帝是不喜欢的 。
于是 , 他动了一些脑筋 , 让梁王刘武把吴楚七国的主力堵在梁国 , 然后任凭刘武怎么求救 , 汉景帝就是打哈哈 。
这叫什么呢?这叫驱狼斗虎 , 最好的结果就是虎和狼一起死掉 , 再不济 , 一个死掉 , 另一个元气大伤 , 到时候也好收拾 。 汉景帝在一边看戏 , 最后的结局是吴楚叛军覆灭在梁国境内 , 而梁王刘武也损失极大 , 基本丧失了竞争帝位或者抢戏的实力 。
对待功臣 , 汉景帝玩的手段也和汉文帝差不多 , 汉文帝玩了周勃 , 他儿子玩了周勃的儿子周亚夫 。 周亚夫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大功臣 , 而他和他老爹一样 , 也是一个勇夫 , 没太高的情商 , 在汉景帝面前比较跋扈 。
[崩盘的史迹]“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么?它真的有那么高的成就吗?
文章图片
于是 , 汉景帝就设了一个套 , 套路周亚夫 。 他请周亚夫吃饭 , 主菜是一块超大的肉 , 但不给周亚夫刀 。 于是周亚夫这个直肠汉暴怒了 , 在皇帝面前大呼小叫 。
汉景帝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 于是周亚夫领了一个君前失仪的罪名 , 回家反省 。 在回家反省期间 , 周亚夫又因为儿子给自己准备陪葬器物的事情被人告发 , 最后在监狱里绝食自杀了 。
就这样 , 汉景帝也在悄无声息之间 , 消除了威胁皇位的隐患 , 把权力收回了自己手里 。
千百年来 , 人们对汉文帝、景帝父子治下的“盛世”很是推崇 , 称颂那个时代社会安定、国富民强 , 不仅人口数量和财富激增 , 而且社会风气积极向上 , 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 几乎可以跟尧帝、舜帝时期的“大治之世”相媲美 。 后世史学家在描述“文景之治”时不吝赞美之词 , 比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 , 便称赞当时“海内安宁 , 家给人足 , 后世鲜能及之” 。
[崩盘的史迹]“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么?它真的有那么高的成就吗?
文章图片
如果只看史籍的正面描述 , 那么“文景之治”的确是个令人憧憬的时代 , 其成就确实值得歌颂 。 但若是抛弃先入为主的观点 , 通过对史料进行深入地分析 , 尤其是对当事人的议论来做详细的解读 , 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 即所谓的“文景之治”其实是一个贫富悬殊现象极为严重、百姓充其量只能填饱肚子的时代 , 如果非要称它为“盛世” , 那也不过是一个“饥饿的盛世” 。
首先 , 文、景时代的贫富悬殊现象极其严重 。 西汉初年崇尚黄老学说 , 实行“无为之治” , 这固然有利于百姓的休养生息 , 但与此同时 , 却也助长了贵族、豪强和商贾等势力的“野蛮成长” 。 凭借着与官府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和极为雄厚的财力 , 这些人疯狂地兼并土地 , 从而迫使大量的自耕农破产 , 或沦落为流民 , 或被迫成为他们的佃农 。
[崩盘的史迹]“文景之治”的真相是什么?它真的有那么高的成就吗?
文章图片
兼并者集团在侵占大量的土地后 , 一方面向佃农征收多达50%的地租 , 一方面则按照国家颁布的税率 , 向朝廷缴纳税率极低的地租(三十税一 , 即3.33%) , 从中赚取数量极为惊人的差价 , 迅速积累起庞大的财富 。 而接下来 , 他们又会继续进行新一轮的土地兼并 , 如此循环往复 , 渐渐地便使得社会上出现“富者田连阡陌 , 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状(见《汉纪·武帝纪四》) 。
再者 , 文景之世的百姓生活极苦 。 虽然跟秦末汉初相比 , “文景之治”下的百姓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 但充其量也就是能吃饱肚子 , 不至于饿死而已 。 原因无他 , 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和徭役极多 , 令百姓穷于应对的同时 , 难以实质性提高生活质量 。 根据史料记载 , 汉代的赋税约有二十种名目 , 主要的是“田税”和“口赋” , 此外还有各种名目的徭役 。 虽然田税税率极低 , 但口赋和徭役却很沉重 , 而这也是造成汉朝百姓困苦的根源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