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说文玩#说说珠光青瓷“三大名窑”( 二 )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 , 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九龙窑珠光青瓷大到刻划花篦纹大盘 , 小至刻划花篦纹水注 , 器型种类是所见珠光青瓷窑中最为丰富的 。 该窑匣钵为M型 , 一匣二至三器 , 装烧时上下叠摞置放 , 上下器物间以泥钉垫隔 , 因而器物内底留下多个“泥钉痕” 。 九龙窑总体工艺技术与浙江龙泉近似 , 有些器物标本难分彼此 。 该窑南临松溪河 , 陶瓷运输顺流进入闽江 , 沿江而下经福州港外销 。
龙泉窑主要由大窑、金村、溪口、龙泉东区四大片区构成 。 珠光青瓷主要在金村窑发现 , 大窑其次 , 龙泉东区仅有少量 , 溪口窑则未发现 。
纵观龙泉窑瓷历史发展 , 宋元时期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北宋早期 , 运用刻划技法、纹样纤细规整、承继越窑风格;釉色淡青、胎白质细 , 以瓷质垫圈垫烧 。 第二阶段北宋中晚期 , 采用双面刻划、纹样繁缛 , 辅以篦纹或单以篦纹作主题纹饰;釉色青黄或青绿、釉面光亮透明 , 以泥质垫饼垫烧 , 足底无釉 , 有“质颇粗厚”的感觉 , 但此时期刻划花技术水平确也发展到了历史顶峰 。 第三阶段南宋早中期 , 釉色由青黄变青灰或青绿 , 腹部下蹲 , 胎底增厚 , 纹饰流畅疏朗 , 多为内壁单面刻划 , 碗口多“葵口出筋” , 内底常印“河滨遗范”“金玉满堂”等铭文 , 仍为泥饼垫烧 , 足底无釉 , 碗的内底变平坦 , 造型美感度降低 。 第四阶段南宋中期以后 , 改变施釉配方 , 采用石灰碱釉 , 乳浊感强 , 多次施釉 , 釉厚肥润 , 粉青、梅子青异彩夺目 , 达到龙泉窑鼎盛时期 , 温润如玉的釉美得到极致发挥 , 成为龙泉窑的主流和代表 。 第五阶段元代 , 胎质最为坚硬 , 色泽清亮 , 圈足变大、足墙变厚 , 器物腹部下垂 , 碗变“墩子碗” , 元代中晚期足内常留有“火石红”痕迹 。 龙泉窑基本使用M形匣钵或筒型匣钵 , 不见漏斗形匣钵 。
文章图片
龙泉窑珠光青瓷 , 标志性“米”字形荷花纹
文章图片
【#老郭说文玩#说说珠光青瓷“三大名窑”】龙泉窑珠光青瓷 , 釉色偏縁
文章图片
龙泉窑珠光青瓷 , 外刻线纹
珠光青瓷在第二阶段 , 属“质颇粗厚”的那种瓷 。 窑场分布在金村片区、大窑片区、龙泉东区 , 其中以金村片区数量种类最多 , 规模最大 。 龙泉窑珠光青瓷(图7)胎壁坚薄 , 胎质细腻 , 胎色灰白或白;圈足规整 , 足端面转角处多作倒角修削 , 施釉到足根 , 釉色青黄带绿 , 釉面透亮感稍失 , 玉质感增强;纹饰双面刻划花较多 , 外壁为直条纹或折扇纹(图8);内壁主题纹饰主要是“米”字形荷花纹(图9)、“三叶纹” , 内底刻划旋轮式的菊花纹或星状菊瓣纹 , 辅助纹饰多为并排的篦点纹、之字形篦点纹和弧形篦纹 , 纹样极其繁缛 , 满面布局不留空白 , 为珠光青瓷最精细产品的代表 。 当然 , 也有的胎较粗 , 刻划纹饰简约 , 甚至被认为不是龙泉窑产品 。
同安窑、松溪窑、龙泉窑
珠光青瓷对比
同安窑、松溪窑、龙泉窑为珠光青瓷窑中之最 , 三窑既有共性 , 又各有特点: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 , 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器型种类
松溪窑品种最多 , 除常见的碗、盏、碟外 , 执壶、大盘一类也多见;同安窑执壶、大盘等品种未见 , 但碗、盏、碟每一类中器型较为多样;龙泉窑珠光青瓷品种相对较少 。
胎质
同安窑珠光青瓷胎体较薄 , 胎色灰白;松溪窑珠光青瓷胎体厚实 , 胎色大多偏深偏灰;龙泉窑珠光青瓷胎质较白 。 同安窑珠光青瓷胎练泥不够 , 胎质较粗松 , 胎体多见孔隙;松溪窑珠光青瓷胎质相对精细 , 烧结度高 , 断面极少锯齿状 。 龙泉窑珠光青瓷虽“质颇粗” , 但较同安窑更精细、更致密 , 烧结度也更高 。
推荐阅读
- 资深人士说文史大宋王朝一滴泪珠,却输给孝顺令千年叹息,宋孝宗:南宋希望之光
- 旅行者说文史每次吃烤鱼都会想到他,当你知道他的故事后
- 秦国▲说说吴起,中国军事史上真正的“前浪”
- 船长说天下说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典故由来
- 达奚月说说宋仁宗朝堂中的夜明珠,通透豁达无人及,《清平乐》舍不得晏殊下线
- 达奚月说说晏殊的通透与豁达谁人比,《清平乐》宋仁宗文武百官中一颗夜明珠
- 历史百家汇网说说三国时期魏国的历史
- 资深人士说文史入主中原建立帝国,享尽荣华富贵却沦为兵痞,八旗军队满万不可敌
- 「伟少说文玩」这里绝对是干货,小叶紫檀是木串文玩之首?很多人不知道原因
- #资深人士说文史#梦回明朝,一个历史爱好者,眼中的大明特务组织,看《大明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