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知行」定风波,苏东坡( 二 )
就如居身之所 , 陋一点 , 简一些都无妨 。
但求一陋室 , 心安身定渡风波 。
文章图片
【心定】
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定是定下来了 , 东坡还在愁一件事:租房不靠谱 。
这租来的田地 , 指不定哪天就给收回去了 , 这个念头搅得他心烦意乱 。 他咬咬牙口 , 决定拿出所有家财 , 给自己买一块田产 。
四处打听 , 终于知道在黄州东南 , 有个叫沙湖的地方在卖田 , 于是他与朋友一起去看 。
这天是1082年3月7日 , 他拄着手杖 , 穿着芒鞋 , 与朋友一行人往沙湖走 , 他遇到了改变人生的一个小风波 , 一场雨 。
这时天突然下起暴雨 , 雨点可以穿林打叶 。 没雨具 , 朋友们显得十分狼狈 , 但东坡却没有 。 他告诉朋友 , “不要去听这雨声 , 只管慢慢地走” , 说完从容前行 , 闲适豁然 , 胆不战心不惊 。
任他阴风急雨 , 我不仅要慢慢走 , 还要唱着歌吹着哨子走 。
东坡说:谁会怕它 , 大不了这辈子就是穿着蓑衣穿梭在烟雨里 。 人生有晴有雨 , 太正常不过了 , 但要相信最终天会晴的 。
等风停雨歇后 , 东坡被早春寒风吹了一个激冷 , 一转头 , 发现山头斜阳相照 , 回看来时那条路 , 哪有什么风雨晴天 。
明明来时有风雨 , 回时有阳晴 , 但为什么在东坡心中 , 什么都没有?庄子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 不用感官去感知 , 所以听不见雷声雨声 。
忍受风雨的态度正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 正如苏东坡所遭遇的苦 , 不过是因为心躁才难以忍受 , 当情绪稳定 , 气息平顺之后再看 , 所感受的就都不一样了 。
如果换成以前的东坡 , 这场雨会让他心烦意乱 。 但经历过疫情、贫穷、流放的东坡 , 已经学会如何定心 , 变得豁达 。
一个人经历过曲折的事故 , 才讲得出从容的故事 。 佛家所言:人生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 所以没有必要为外在的风波胆颤 , 也不必为当下的顺利狂喜 。
每临大事 , 平心定气 。
文章图片
在黄州的这场雨里 , 苏轼历练成了后世旷达的苏东坡 。 余秋雨说:“他真正成熟了 。 ”
他学会让精神游浮山川天地之中 , 乐乐呵呵度余生 。
今后他南下广东 , 远至海南 , 即便更荒蛮艰苦 , 也难不倒他了 。
晚年的东坡 , 在海南时又写了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只不过这次 , 少了“归去”二字 。
黄州时的东坡尚思归去 , 儋州时的东坡早已看淡 。
回望一生萧瑟处 , 他可谓咀遍各种人生况味 。 当过新科进士 , 文坛全才 , 官员大吏 , 万分得意;也当过狱中死囚 , 田中农夫 , 南荒流人 , 十分凄凉 。
他用两首《定风波》 , 诠释了人的一生其实可以不用害怕漂泊 , 因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 可以不用害怕跌宕 , 因为“也无风雨也无晴” 。
希望身处困难的我们 , 也能平心定气 , 从容地度过所有慌张与痛苦 。 当回头再看彼时的那些风波 , 潇洒地说一句:“哦 , 也无风雨也无晴嘛 。 ”
【「大道知行」定风波,苏东坡】◎本文转载自“物道精致生活” , 原文有修改 , 图源网络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推荐阅读
- 大道知行知欲而不知足,《二十四史》经典24句:知进而不知退
- 品读诗词 还告诉了世人许多大道理,《题西林壁》:写下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
- 【大道知行】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 知行路上话历史▲为何没有留下强大的城邦国?,西罗马、东哥特路过的拉文纳
- 【大道知行】全文无一个“泪”字,却句句催泪,李商隐最悲伤的一首诗
- 「大道知行」更是中国人才有的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丨不仅是遗产
- 小故事大道理@《幼学琼林》卷三·珍宝
- 大道知行▲做到就会成功,曾国藩:人生三件事
- 【大道知行】学会受益,韩愈:读书治学的四个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