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朴@癌症研究何去何从?,未来十年( 三 )
基因组学指导下的癌症精准医疗
文章图片
ElaineR.Mardis(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
在过去的20年里 , 癌症基因组学的发现为癌症发生和发展的基因组学基础提供了新知识 。 针对个体癌症驱动基因的先进疗法的发展 , 以及利用自身免疫系统靶向和杀死癌细胞的最新方法 , 都已经为许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结果 。 但是 ,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作用仍然还是太少 , 并且往往会产生耐药机制以影响其持久性效果 。 这便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下一个前沿方向 , 以便我们能够改善精准医疗未来的影响力 。
首先 , 我们必须承认 , 考虑到癌症的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基因组的变化 , 以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等的各方面 , 简单的基因-突变-治疗方案不足以预测治疗复杂癌症的靶点 。 其次 , 我们必须开始将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和证据 , 以及先进的癌症基因组图谱引入治疗决策的过程中 。 最后 , 我们必须找到在全世界肿瘤治疗提供者之间共享这些数据的有效方法 , 必须承认数据共享将增进集体认识 , 并扩大精准医疗对所有癌症患者的影响 。
了解肿瘤的起始
文章图片
SeanJ.Morrison(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和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院)
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基因突变 , 然而几十年的研究告诉我们 , 突变本身是不足以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的 , 细胞命运还受到表观遗传和代谢状态以及组织环境的多重影响 。 而关于这些非遗传机制如何以细胞自主方式和非细胞自主方式影响癌症发生的研究就少得多 。 当然 , 随着技术的发展 , 这将成为未来十年里癌症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方向 。
另一个革命性的最新发现是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慢性组织损伤(如紫外线长期照射皮肤、长期吸烟和饮酒等)时 , 大部分或几乎所有可再生组织的克隆能力都变得更强 。 也就是说 , 干细胞和祖细胞获得突变 , 使其具有相对于邻近细胞的竞争优势 , 并导致突变克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过多 , 而突变克隆在再生组织中的累积增加了癌症发展的可能性 。 当然 , 这背后蕴藏着一系列的疑问 , SeanJ.Morrison相信未来10年最激动人心的机遇之一 , 将是了解各种诱变因素对组织稳态和癌症启动的影响 , 以及这种影响随年龄变化的方式 。
解决癌症的转移问题
文章图片
KorneliaPolyak(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
远端转移被认为是肿瘤进化的顶峰 , 因为它是大多数癌症相关死亡的原因 。 寻找转移的驱动基因 , 预测原位癌的转移并阻止它 , 是多年来科学家们期望解决的重要问题 。 然而 , KorneliaPolyak提示我们 , 由于肿瘤发生是一个达尔文式的进化过程 , 因此肿瘤大小、具有遗传表型特征的细胞异质性和主要的TME的局部差异都可能是转移发展的最准确的预测因素和驱动因素 , 而这是目前大多数研究人员所不认同的 , 或许未来需要得到人们的重视 。 此外 , 非细胞自主因素(如分泌蛋白和外泌体)也可能是肿瘤发展(包括转移)的最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 当然 , 这些并不会降低肿瘤内部基因改变的重要性 , 而是将它们置于不同的角度 。 总体来说 , 处理转移问题需要一种整体的方法 , 考虑宿主本身(包括种系、生活方式和肿瘤引起的全身变化)和肿瘤的特性 , 以便在此基础上制定联合治疗策略 。
癌症和微生物
文章图片
CynthiaL.Sears(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自从15年前快速且越来越便宜的评估皮肤、粪便和粘膜微生物群的微生物含量的技术首次出现以来 , 我们已经见证了关于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大量数据的涌现 。 然而 , 相比于小鼠 , 对于人类来说 , 微生物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 尤其是对癌症的影响 , 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 当然 ,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 , 在已知的一些重要癌症中 , 有一部分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如由肝炎病毒B和C引起的肝癌等 。 毫无疑问 , 在大多数癌症中 , 负责“开启”和“关闭”的肿瘤菌群是不同的 , 但我们对致癌微生物和菌群以及它们可能导致特定肿瘤TME的机制还缺乏了解 , 了解微生物群如何影响癌症风险、发生发展和治疗将是一个充满机遇的领域 , 而这个领域需要大量的临床样本量 , 因此找到一种方法使微生物组的结果和结论更容易在论文中进行比较将有助于该领域的研究 。 未来十年 , 我们热切期待微生物科学在临床的应用 , 以促进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
推荐阅读
- Biogen将使用Apple Watch研究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
- 研究称iPhone 12国行128GB物料成本提高了21%:苹果加倍转嫁给消费者
- 研究人员吐槽当前AI训练效率过于低下
- 市科委与联影集团联合首设“探索者计划”,共推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
- 光刻机和6G哪个更重要?6G早已启动研究,光刻机一直在路上
- 半导体大硅片研究报告(101页)
- 30天自制操作系统:第一天
- 完全开源、无专利掣肘,RISC-V会是芯片自主的关键解吗?| 年度行业研究
- 黄埔,又拿下广州第一
- 研究人员吐槽当前的AI训练效率不高 浪费太多精力和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