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开源、无专利掣肘,RISC-V会是芯片自主的关键解吗?| 年度行业研究
2020年 , 芯片产业的国民关注度达到了新的顶峰 , 芯片行业一举一动都能拨动人们的心弦 。 对“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 , 对“垄断危机”的无限担忧 , 让中国半导体从业者孜孜以求 , 不愿错过任何可以“突破围城”的机会 。
如今 , 在芯片设计的核心环节就出现了这样的机会 , 即利用完全开源开放 , 可被自由使用的指令集架构RISC-V来设计处理器 。 指令集指挥着芯片执行各项计算命令 , 是芯片的“灵魂”所在 。
这一关键领域 , 长期以来都被x86架构(Inter公司)和ARM架构(ARM公司)主导 , 而RISC-V却因其在物联网、AI等新兴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被视为ARM的最强竞争对手 。中科院院士倪光南就曾公开表示 , 认为RISC-V很可能在未来发展成世界主流CPU之一 , 在CPU领域形成Intel、ARM和RISC-V三分天下的格局 。
据统计 , 围绕其组建的RISC-V基金会如今已经吸引超过300家公司和机构的加入 , 其中有高通、英伟达、三星和谷歌等国际巨头 , 也有阿里巴巴、华为、华米、芯原等中国公司 。
在地缘政治不断影响全球经济 , 芯片安全备受国人关注的当下 , 英伟达于2020年9月宣布400亿美元收购ARM公司 , 市场对于开源指令集RISC-V的关注度再度提升 。
是谁给了RISC-V与巨头争食的勇气?中国芯片行业又为何对它寄予厚望?
在这篇文章里 , 我们将对RISC-V 进行梳理 , 试图理清RISC-V 未来发展的点滴线索 , 以期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RISC-V的诞生
- RISC-V 为什么被认为是ARM的最有力竞争者
- RISC-V 产业的现状
- RISC-V会是芯片自主的关键解吗?中国厂商如何破局?
- RISC-V与ARM全面“争锋”可能仍需数年
- 中国RISC-V参与企业
根据官方给出的定义 , RISC-V是一个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 。 其中 , RISC全写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即精简指令集计算机;V是罗马数字“5” , RISC-V即代表该指令集是RISC系列指令集的第五代产品 。
需要明确 , RISC-V并不是一种处理器或芯片(Implementation) , 而是指令集规范(Specification) 。 所谓指令集 , 是存储在处理器(芯片)内部指导它如何进行运算的一系列规范语言 。 它是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接口 , 向下定义任何软件程序员需要了解的硬件信息 , 向上指导应用系统的运转 , 可以说指令集架构决定了一个处理器的“灵魂” , 也就决定了处理器的流派 。
根据复杂度大概指令集可以分为精简指令集(R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ISC)、超长指令字(VLIW)、显式并行指令计算(EPIC)、最小指令集(MISC)和单一指令集(OISC)六类 。 在CPU领域的指令集主要有精简指令集(典型代表ARM、MIPS和RISC-V)、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典型代表 x86) 。
那么指令集在整个芯片产业链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指令集一般内置在芯片IP(Intellectual Property , 知识产权)核心中 , 属于芯片设计中的一个部分 。 市面上的CPU或者SOC(系统级芯片) , 都是基于某IP核 , 这个IP核心实际上实现了一种指令集架构(体系结构特性+特定指令集) 。
文章插图
来源:芯原股份招股书
接下来 , 说一说RISC-V的起源 。
早在1979年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David Patterson 教授就提出的精简指令(RISC) , 其基本思想是尽量简化计算机指令功能 , 只保留那些功能简单、而把较复杂的功能用一段子程序来实现 , 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 且功耗面积低 , 非常适合便携式电子产品 。
推荐阅读
- Bose公布Sport Open Earbuds真无线运动耳机,可完全挂在耳朵上
- 日媒:日本研发下一代的下一代电池 完全固态弃用锂采用更容易取得材料纳
- Flipper Zero将于下月发货:为极客打造的开源多功能小工具
- 为什么说雷军完全凭实力代言小米11?
- 前瞻物联网产业全球周报第72期:腾讯云发布八款云原生系列产品,阿里发布开源量子模拟器“太章2.0”
- 打破开发壁垒,2020深度学习开发者峰会百度飞桨认证PPDE分享开源收获
- iQOO7成为小米11最大对手,性价比完全不输,价格才是关键
- 升级RTX 30显卡,才是解锁《赛博朋克2077》完全体的正确姿势
- 小米11内核开源 支持多功能NFC和红外遥控
- 开源开发者尝试为任天堂N64主机带来了新的Linux内核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