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边的喜丧习俗是怎么样的
喜丧,一般就是高寿或自然衰亡的。长寿命、无痛苦、不受罪、没挂念,这就算得上喜丧了。各地高寿标准不同,大部分是八十岁上下。我河南省南部某县的,在北京两年。我们那边喜丧和北京这边很像,都是搭台歌舞,宴饮宾朋。有点不同是,我们那忌讳黑白色,虽然不像婚礼那样搞成清一色的大红,但是穿着和布置都很鲜艳。也不像北京这边放烟花(一般还在白天),我们那只放炮仗,而且不披麻不戴孝不哭丧。但是十里不同俗,隔壁县就哭丧。个人不是很能接受,在家乡第一次看见别家办丧事就觉得闹剧一样。听说东北有部分地区还安排艳舞,我觉得这种场合上看二人转我已经有很深的负罪感了。川湘一带喜丧还要设麻将场让大家玩好几天。以后我要死的时候,就立遗嘱专门说这个事,只给老朋友发讣告但不要随礼也不设宴饮,谁愿意来就来了。不请权贵也不铺张浪费。不折腾自己,也不给活人添麻烦。反正最后都是一把火烧没了。要是孙子们愿意,骨灰再撒到哪个花园或者田地里,给地增肥也省了墓钱。
■网友的回复
一般年纪很大的老人去世,人们就会安慰他的家人,说老人家能活到这个岁数才走,这算是喜丧,应该为老人家高兴才是。而 很多主家确实也会将这样的丧事,当做喜事来办,请来乐队敲锣打鼓,大摆宴席,办得热热闹闹。
难道年纪很大的老人去世,就都算是喜丧吗?在专门记述民间掌故遗闻的清朝《清稗类钞》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可见,古人认为“福寿双全”的逝者,才算是喜丧。如果更详细具体的来说,去世的老人若满足了:“全福、全寿、全终”这三个条件,那么其丧事就可以称为喜丧了。
全福
中国人自古讲究的“福”,与钱财多寡无关,而是说家庭繁盛、亲人和睦、子孙孝顺。何为“全福”呢,一则是完成了给父母养老送终的责任,二则自己后继有人,子孙香火不断,那么这个人就算是有福气,可称为“全福”。
全寿
逝者年满八九十岁以上,这在平均年龄只有三四十岁的古代,是极为稀少的,当年清朝康熙、乾隆两朝举办千叟宴,从全国邀请来的65岁以上的老人也不过一两千人。如今医学发达,人们也重视养生,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6岁,所以现代人达到“全寿”者还是很多的。
全终
其实就是“善终”,意思是有一个良好的结局,死法应是无疾而终,自然老去,而不是飞来横祸、疾病缠身之类的非正常死亡。想想,一个老人即便已经年过九十,子孙满堂,但若是因车祸而死,无路如何旁人也不敢安慰他家人,这是“喜丧”吧。
【北京这边的喜丧习俗是怎么样的】 其实所谓的喜丧,根本原因还是人们出于安慰死者亲属的一种说辞,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节哀,毕竟逝者已矣,而生者仍要继续。
推荐阅读
- 每日一问,今天北京让湖北籍的进去了吗
- 你为啥爱北京
- 北京最安静的地方在哪里。
- 北京男怎样认识北京女生
- 国庆买票很绝望!今天看到这么个中转方案 但是我从来没换乘过 对北京也不熟悉 请问一下这样换乘来得及吗
- 北京哪里点痣好
- 北京有安静的考研地方么
- 甘肃人来北京发展,怎样找到甘肃人一起报团取暖
- 北京首都机场距离天安门多远
- 山东户口可以去北京领区办理日本旅行签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