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游纪历史会说话」《金刚经》是部怎样难念的经?( 二 )


鸠摩罗什自西向东到长安的那一年 , 东晋的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经 。
3.
关于佛教传入中原 , 最普遍的看法是始于汉朝 , 到法显第一次走出国门以前 , 此前的佛经大都由中原僧人凭感觉译出 。 他们不精通梵文原意 , 翻译出的佛经晦涩难懂 , 也与原经差异较大 。 直到鸠摩罗什译作的诞生 , 前所未有地促进了中国佛学的发展 。
鸠摩罗什译经的态度比较严肃 , 力求译文典雅而又不失原意 。 他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首次将“Avalokite?vara”翻译为观世音菩萨 , 中国人后来拜了一千多年 。 文中的名言“色即是空 , 空即是色” , 就算是不修佛法的人 , 如今也算是耳熟能详 。 还有很多今天被人熟知的词汇 , 比如“大千世界”、“一尘不染”、“想入非非”、“粉身碎骨”、“回光返照”、“火坑”、“烦恼”、“苦海”、“魔鬼”、“世界”、“未来”、“心田”、“爱河”等等 , 全都出自鸠摩罗什之手 。
作为中观派的大师 , 鸠摩罗什不但译完了龙树中观宗大乘学说的主要经典 , 也对小乘成实宗经典的翻译作出了大量贡献 。 经其之手的译经前后共有九十八部 , 三百八十四卷 , 其中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毗婆沙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十诵律》等 。
「丝游纪历史会说话」《金刚经》是部怎样难念的经?
文章图片
光是这个层面上 , 鸠摩罗什的译经活动不但有利于佛教的传播 , 甚至可以说奠定了中国的佛学 , 甚至翻译文学的基础 。 加上当时在姚兴的提倡和鼓励之下 , 后秦举国上下崇信佛教 , 一时间寺院佛塔林立 , 各地事佛之人达到“十室而九”的地步 。 当然这也同时带来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 , 导致社会衰弊 , 加速了后秦的灭亡 。
4.
在鸠摩罗什来华的时代 , 《金刚经》只是他所有的翻译著作其中一部 , 光芒并不比其他佛经高出多少 。 它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 , 还要归功于后世统治者们的推崇 。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 。 玄奘西行归来后 , 太宗专门就《金刚经》译文的完备与否咨询过他 。 玄奘回答说:鸠摩罗什的译本就标题来看缺少“能断”二字;就内容来看缺少“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服其心”三个问题的第二个问题;在两个颂中缺少后一颂;在说明一切有为法性空假有的九喻中缺少三喻 。 据说为满足太宗 , 玄奘在一夜之间重新翻译了《金刚经》 , 取名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玄奘译成后 , 太宗立即将新译本发布全国 。
「丝游纪历史会说话」《金刚经》是部怎样难念的经?
文章图片
玄奘的新版本《金刚经》 , 被后世认为解释了不少鸠摩罗什在佛学义理上过于简略模糊的地方 。 但也有人不太认可 , 民国时著名佛学家吕澂就认为: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 , 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 , 《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
但不管怎样 , 唐朝人民对《金刚经》的追崇热度丝毫不减 , 至唐朝晚期 , 《金刚经》本身的翻译作品就有6个版本 , 对其的注释、解读更是风靡一时 。 玄宗在位时 , 为推行三教(儒释道)并重政策 , 在各教中选出一部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亲自注释后颂布全国 , 其中于佛教选的就是《金刚经》 。 他在注序中对《金刚经》的般若义理大加称扬 , 赞其“皆众妙门 , 可不美欤!”
此后还有明太祖朱元璋 , 洪武十年(1377)下诏令禅宗太师宗泐为《金刚经》及《楞伽》、《心经》三经作注 , 颁行天下 。
明成祖朱棣注释的《金刚经集注》更为有名 , 他在书中高度评价《金刚经》:“大开方便 , 俾解粘而释缚 , 咸涤垢以离尘 , 出生死途 , 登菩提岸 , 转痴迷为智慧 , 去昏暗即光明” , “是经之功德广矣 , 大矣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