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的人会处在“Ta不爱我时,我才最爱ta”这样的状态

不请自来。前面几个答案我都看了,觉得说的都很有道理,有的也的确用了心理学知识。我很好奇的一点是,如果题主问的是现实中的情感困惑,那么,为什么要强调自己需要“心理学的解释”,毕竟这种解释都在书本上,上不是没有相关达人,我想你需要的除了知识之外,可能还有别的。在我看来,科学只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在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境实在复杂,人们很难仅用科学就解释清楚自己,以及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回到你的问题。毕竟我不是专业人士,且我对用“科学”解释这类问题的可行性持保留态度。所以我会更多地从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来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在这个问题当中,你对这个“Ta”的设定,可以是两种情况:1)不爱自己的人;2)曾经拥有但现在已经失去的恋人。那么在这段关系中,“我”和“Ta”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我”定义的,“我”爱“Ta”,但跟“Ta”不可能在一起的关系。在该问题的语境中,人物关系设定,显然是来自单方面的,即“我”自己的感受。然而,当有这种感受的人,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衡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会不会存在对这段关系的认知偏差呢?我想,这是有可能的。在这段可能存在单方面认知偏差的关系中,对于爱着对方的“我”来说,需要“Ta”的时候,“我”很希望“Ta”能出现在“我”身边,给“我”的爱以及时的反馈;但“我”很清楚,这不可能发生。那么,问题来了,当“Ta”真的有回应、有反馈了,“我”该怎么办?由于“我”没有这样预设,也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当关系有可能出现正向进展时,准备不足的“我”,虽然心中欢喜,却也害怕关系更近一步,于是想要退回到比较安全的地方,避免双方关系的晋级。毕竟交流的深入,意味着自己需要付出更多(比如牺牲独处的时间、感情,甚至作出承诺)。这时的“我”的行为和思维可能是这样:不仅退缩不前,而且渴望“不劳而获”(在不付出的情况下,仍希望获得对方的喜欢或爱)。我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封闭且自私的心态。承诺、失去一定程度的自由、付出,都是一段关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你需要一段感情的时候,你也需要接纳它们,让它们自然而然地成为这段感情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你足够爱一个人,所有的假想其实都可以搁置一旁,因为你先要尝试让一切运转起来,才能去衡量你得到的和失去的是不是能控制在一个平衡的水平,同时让双方保持在这段关系中的愉悦感受。如果你爱一个人,又只想被动地接受爱;当对方主动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还有更多被动接受的余地,于是继续“端着”,等待对方更进一步的行动。这时候,你无疑就像那个守株待兔的农民,纵使你再出色,可以被很多人喜欢,如果在这样一个维持关系的模式里重复自己,不打破自己的爱情思维定势,即便遇到真正合意的人,要展开一段你期待中的感情,好像也还是蛮困难的事情。伟大的爱情都是彼此奔向对方,即便你不想自己的爱情有多伟大,当你只是被动接受,或者给自己很多预设和遐想的空间,而不花很多心思,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或者双方在促进关系的行动上并没有同步,那么双方的关系也将止步不前。既然心动,为什么不想办法争取呢?就像你想办法争取其他事情那样。这个世界上有几十亿人,能让你那般心动的人,即使你运气再好,又能遇到几个?当你给对方“我不想继续下去”的信号的时候,对方也会望而却步,直到你彻底失去这个人(是的,是彻底失去,而不只是在你自己的故事设定里成为那个不可能的人)。你只能等待下一个“Ta”的出现。如果下次还是这种情况,对不起,只能再等待后来者。人生苦短,不妨给自己,和自己中意的人多一些机会。当然,即便你主动了,也还有个运气问题:万一对方真跟你猜的一样,不可能爱你呢?但这样的试错不会让你后悔。况且,一个在感情上都不敢试错的人,一生还能在什么事情上试错?“我一直觉得结婚这个制度本身就大有问题,共享二人时光什么的说起来好听,但本质上还是剥夺了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吧,所以我也不是那么想结婚。虽然不是那么想结婚,但我的一生中也许再也遇不到这样合拍的人了。这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奇迹,但我不想错过。所以,熊谷叶菜子小姐,如果你也有和我一样的想法……我们可能都是一个人就足以活下去的人,但是,既然我们相遇了,恕我冒昧,与其一个人过,要不要试着两个人一起生活。”
为啥有的人会处在“Ta不爱我时,我才最爱ta”这样的状态
为啥有的人会处在“Ta不爱我时,我才最爱ta”这样的状态
【为啥有的人会处在“Ta不爱我时,我才最爱ta”这样的状态】
好吧,虽然这个问题,并不是谈结婚的,冲着这段最近看到的告白,我也得在结尾安利一下这个剧,《家族的形式》。
另外还想安利的是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那是一部我每次看都会流泪的电影,但遗憾的是,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变成洪七那样单纯直接的人了。
■网友的回复
不用心理学来解释,从根本上出发分析一下:1、左右脑思维导致。左脑是逻辑的,右脑是感性的。当某些人左右脑头比较平衡的时候,就经常产生题目中所述的情况。Ta的右脑是多么渴望和喜欢Ta,但是当Ta接近的时候,右脑得到了满足,松了口气,左脑一下子就把各种逻辑上不适合不喜欢的情况拿出来了,这个时候左脑占主导地位,又开始厌恶了。反过来也一样,逻辑上多么多么喜欢,多么适合,可是情感上(比如眼缘、性息素)却达不到这个要求,也会产生这种矛盾。最后出现反反复复。2、客观的境遇导致。很多时候是在孤独的时候才会爆发出题目里的情况,因为毕竟曾经的Ta因为有Ta不会那么孤独,然而当两人又在一起,孤独消失了,而且又会产生新的冲突。其实总结一下就是情况变化导致思维变化了。个人觉得常常出现在大脑各区域发展比较平衡的人身上:)最后至于寄托的问题,其实也有人选择把自己寄托在一些事物上,但往往这些事物可能联系着另一个人。然而就因为如此情感,Ta才是个真正的人(区别于AI)。
■网友的回复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网友的回复
请不请我都来了。其实大多数人在孩童时期都经历过一种创伤-遗弃(abandonment)。而这种创伤使得孩子处于爱的稀缺(scarcity)。而稀缺会在心理上无限放大你对这种东西的需求。
一本名为稀缺的书上一个实验:在一个商场里的问卷调查中,当被问道车坏了要一千美金来修理时,你是否会修,经济上窘迫的人选择一百美金可以,一千不修。而这些人在被问时,竟然表现出了焦虑并且逛商场的心情没了,虽然现实中他们没有修车需要。显然假设的钱财流失已经让这些腰包很薄的人害怕起来,并且全部心思集中在了钱财流失上而无心逛街了。
同样的,对于儿时感受过父母遗弃的人,别人的离开都将把他们打入儿时的噩梦。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避开那个噩梦。他们可能跟你恋爱是没有善待你或尊重你,但你的离去于他们是毁灭性的,他们会挽留你,不是因为他们爱你,只是他们不想被抛弃。
而这里所说的父母遗弃并不一定是父母把孩子送人,扔在大街上或其他显而易见的遗弃。父母工作繁忙忽略孩子,父母感情不好不亲近孩子,父母冷漠不主动示爱孩子等都算做遗弃。
■网友的回复
虽然我有点不请自来,但这不是典型的依赖回避型人格干的事吗???这样的人小时候缺爱,长大后不会回应别人对他的爱。他会深深暗恋自己喜欢的对象,一旦对象对他有所回应,他内心就特别讨厌。那个对象远离他,他就会又喜欢人家。具体的可以查阅依赖回避型或者lithromantic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