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的“中庸之道”的优缺点各是啥

中庸的理想状态其实就像做菜要掌握火候一样火大了就老了,火小了不熟但它的问题在于在实践当中中庸的标准非常不具有客观性很多中庸的衍生理论就是在探讨这事做到啥程度就算中庸了而且即便讨论出个标准也未必可操作都说过犹不及但其实很时候就是多一步过了,少一步不及,根本卡不到中庸那条杠杠上可操作性差的结果就变成了实践的歪曲中庸成了不出头不落后所以说中庸理论更适合自我引导和自省以恰到好处为目标还是好的具体问题上拿第一如果恰到好处也是中庸,你五十步笑百步避免了最极端的情况也不是中庸。几个人非要在一起撕一撕到底谁是中庸,谁是极端那就更没有个所以然来了
■网友的回复
谢邀。个人以为,中庸正是题主所说的“极致”,而题主所追求的“进步”本身就不够进步。
■网友的回复
“中庸文化思想”被曲解和否定的缘由
“中庸”文化的式微是近代的事情。一般认为大约是清中期,这里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一下,他就是洪秀全的族弟洪仁轩。他被族兄洪秀全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洪仁玕是太平天国领导层中对西方见识较广的一位,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在当时的中国算是相当先进的思想。《资政新篇》的内容基本上包涵各种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要素,在某程度上比日后满清的洋务运动及维新运动更为全面及彻底。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过《资政新篇》后,亦称“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后来,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主张摹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洋务运动是一种激进的行为,“中庸”思想则进一步被边缘化。到了清晚期,康、梁等六君子的戊戌变法,改造传统体制、吸纳西方思想、突破“中庸”之道的改良主义实践了。
接下来,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新文化干将以《新青年》等进步杂志为阵地,掀起了思想和文学领域的革命,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摈弃了儒家“中庸”传统。再接下来,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干将,介绍十月革命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思想与传统“中庸”的理念是形同水火的。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则彻底否定了以“中庸”为核心理念的传统文化。而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1976年文革结束,标志着对传统“中庸”文化的绝对否定。
■网友的回复
【中国人常说的“中庸之道”的优缺点各是啥】 极高明而道中庸,所以中庸是一种极高而返朴的境界,类似道家和光同尘。优点不用说了,无可不可,无过不及,从心所欲,这些都是人一辈子都想达到的自由境界。缺点嘛,就是不容易达到……
中庸,不是和稀泥,不是无原则的折中,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问中庸的缺点了。
■网友的回复
还是先去了解一下中庸是什么意思吧。。。
■网友的回复
字意归字意,个人理解不同,僵化了就是坏,鲜活了便是好!
■网友的回复
优点是不会自己作死,不探索就不会触雷。中国是唯一幸存的四大古国,制度极致秦朝和基建极致隋朝也是例子。缺点是不能变强,能活到什么地步全靠自己。就现在来说,如果走中国庸路子就是与地球共存亡,地球不灭能过几千万年,但是来个小灾难就接近灭族。极致之道人过的好了,对在哪比如地震海啸小行星撞击有了更好的预警防范机制,但说不定什么时候把自己玩死了
■网友的回复
优点是整个社会的治理成本比较低。缺点是中庸对于自然科学来说不可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