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新冠肺炎遗体解剖的女法医:相当于到辐射浓度最高的地方去( 二 )


“我对法医专业一直感兴趣 。高中的时候 , 受电视剧《鉴证实录》的影响 , 里面讲述一个女法医的故事 , 但高考那一年 , 法医专业不招女生 , 所以我就报考了临床医学专业 。另一方面 , 我觉得法医专业很神圣 , 它能解决一些普通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加上我一直喜欢动手工作 , 所以大学在跟着刘良教授进行了一次解剖工作之后 , 就还是选择了法医专业 。”回顾过往时 , 刘茜如是说 。
:参与新冠肺炎遗体解剖的女法医:相当于到辐射浓度最高的地方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茜(右)与导师刘良(左)
不过研究生期间第一次做遗体解剖 , 刘茜还是没能克服心理不适:“碰到的遗体是冰冷的 , 跟临床上触摸病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等她做完解剖去学校食堂吃饭时 , 看到碗里的肉 , 一时都觉得难以下咽 。
但这些不适感最终还是被刘茜克服了 。2006年 , 在修完全部研究生课程后 , 刘茜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攻博 。2009年 , 博士研究生毕业后 , 刘茜继续留在了法医学系担任助教 , 并在三年后凭借丰富的教学成果升为法医学系副教授 , 年仅32岁 。
王云云是刘良的研究生 , 也是刘良团队中的一员 。这一次她同样参与了遗体解剖的相关工作 , 主要负责手术台前的辅助工作以及后期对器官组织取材、切片、阅片等的处理工作 。
王云云说 , 在法医这个领域中 , 优秀的女法医其实并不少见 , “就我所认识的 , 同济医学院毕业的就有许多女法医相当优秀 。”而据广州日报采访人员查阅资料发现 , 当年完成我国首例、以及第二例SARS患者遗体解剖 , 在SARS疾病研究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法医专家王慧君教授同样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前身) , 而她与刘良教授一样 , 都师从于著名法医学家黄光照 。
17年前 , 在解剖室内安全硬件设备极度缺乏的情况下 , 王慧君带领团队毅然走上解剖台 , 揭开SARS病毒的真面目;17年后 , 面对高浓度病毒 , 则是刘良、刘茜等人选择走到“辐射浓度最高的地方去” 。
在王云云的眼里 , 刘茜是一个专业性强、在工作上总是精益求精 , 且逻辑性很强的人;而她私下的性格则是非常多面 , “可温柔 , 可豪放” 。刘茜则说 , 或许是法医直面死亡的次数太多 , 反而愈发地对人生看得通透 , “更懂得笑对生活” 。
病毒并没有吓退刘茜 , 但有一件事情 , 却对刘茜的触动很深 。
刘茜说 , 对于遗体捐献或者是对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逝者 , 进入解剖室之前 , 大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给遗体鞠躬 。所有的遗体捐赠背后 , 都是家属的无私奉献 。而在参与的9例遗体解剖中 , 最令刘茜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位83岁的老革命 。
老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酒泉基地建设等 , 在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离世后 , 家属受其嘱托 , 将老人的遗体捐给了刘良团队 。“解剖之前 , 我们有从医生那儿了解过老人的情况 , 后来我也有看媒体的相关报道 。”2月20日 , 刘茜将关于老人的家属采访视频转发到看朋友圈 , 配文里 , 她这样写道:“向老人致敬 , 必定不负所托 。”
经过这次“战疫” , 刘茜对“法医”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理解:“很多人都说法医病理是管死不管活 , 但是我一直认为 , 它可以为更多活着的人 , 包括家属、医护人员们给出更多有用的信息 。这一次的解剖让我更加确认了这份工作的意义:法医不仅仅是为法律服务的 , 它也可以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提供更多相关的实践经验和基础 。”
:参与新冠肺炎遗体解剖的女法医:相当于到辐射浓度最高的地方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病理报告将对临床有直接启示”
自2月25日最后的病理解剖工作结束后 , 刘茜与团队成员们依然没能闲下来 。在法医的日常工作中 , 解剖只是属于前期工作部分 , 后期刘茜们还需对器官组织进行取材、切片、阅片等处理 , 收集整理临床资料 , 再分别多次地与一线临床医师进行结果反馈、讨论交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