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同一路公交车10年以上是啥样的感受
一切都没怎么变,可是一切也都在变。车在变,路在变,人也在变,只有常年积累的习惯和感情没变。
■网友的回复
先说说自己的情况,从03年开始就住在北京的白石桥这边,小学在中关村,初中在北大那边,高中在彰化村,大学在国关,也就是颐和园那边。家门口历史最长的公交车要数从动物园到颐和园的332路了吧。小学有时候自己回家会坐这趟车,周末去图书大厦也会坐。上初中天天回家都可能会坐(还有732路608路)。上了高中坐的少些但是回初中看老师或者去图书大厦也会坐,上了大学之后回家也会坐。332路是一趟开了70多年的老线路了,最开始叫32路吧,就是从动物园到颐和园。后来改成332路了。记事以后332路曾经一度改线到德胜门什么的,后来还是恢复了原线。从小就记得332路是京华巡洋舰的用车,觉得走在路上超级气派(车的图可以百度一下)。这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车。开始还有两个售票员,前门坐一个,中门坐一个。前门的负责按报站器和通知司机出站,中门的负责监督刷卡买票。后来前面的售票员撤掉了,332也变成了一条准无人售票线路。原本332路是属于北京公交集团第三客运分公司的,在这期间也划归到了第四客运分公司。还记得那会儿的332的车号,貌似34169~34196都是332的车(也许有遗漏但是记不得了)……后来巡洋舰到了寿命了,看着332换成了单机的柴油车,售票员彻底没有了,变成了无人售票线路。到现在还记得后来332的车号,43585~43600也都是332的车号(也可能有遗漏→_→)。也许就是因为332的客流并不是那么大吧,332之前的绞接车好多都是拉座位的→_→所以才换成单机车的。我还记得14年的8月份曾经说要把332这条线路撤掉。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心都要碎了……实在对这条线路有太深的感情。过了几天,公交集团又发了一份新的线路优化通知,332不撤了,这才踏实下来。貌似332是那份新的通知里唯一幸免于难的线路,什么10路(原由南菜园开往北京站东)这么经典的线路都从北京站东改线到了航天桥东(为了弥补37路的撤销,到今天还有很多公交迷耿耿于怀),332却保留了下来。但自从332保留下来之后,公交集团把原来332的好多车都给了335路和594路,335以前留下的旧车给了332路。总觉得332的发展越来越没落,可是它还在就好。这条坐了10多年的线路,承载了太多太多吧。串联起动物园、黄庄、中关村、颐和园等众多景点商圈还有民族大学、理工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不愧是白颐路上的一个传奇。所以说连续坐了10多年的332路就是感觉对这条线路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节。你看到它渐渐地变化和发展。造化弄人,一个道理,时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20150803更新2015年7月29日,北京公交集团再次实施公交线路优化方案,撤销了608路,将332路由动物园至颐和园的经典线路延长到地铁北宫门站至前门西,新的两个起点站也是原608路的起始站。608撤销后,原608的车辆和车组工作人员全部并入332路,不用换车,不用换人,甚至连车上的首末站贴纸都不用换,直接拿遥控器将“608”换成“332”就够了。其实608这条线路也坐了有8年了,最早叫808路,是北京第一条空调巴士线路,最早是从颐和园北宫门开往石佛营,后来缩短至前门西。原本2009年9月北京地铁4号线开通时,608路是打算撤掉的,因为其设站实在和4号线的线路重复太多,但最后并没有撤。然而这个路线号时隔5年还是没有逃脱被砍掉的命运。可是又能怎样呢?我们这些老百姓终究是留不住这些的,就想着608并入332后,在这个经典的番号中继续发扬它的光芒吧。
■网友的回复
我从四岁开始做56/23路,那时候南大街还没有改建,新的明城墙还没有造,那时候还是很高很高的高地板没空调的化油器车,那个车是我们市本地生产的长江客车,现在已经破产了,那个玻璃一高一低我现在还十分怀念,现在我们市公交车已经大变样了,我就不说我是哪里的(;一_一)
■网友的回复
那天无聊,在网上搜索自己的名字突然看到一个条目的一句话“依然记得37路车上那个长得像郑大钱的售票员叔叔......”点进去看,是我一位小学同学写的博客想当年我们一起坐车,从三里河到西单,日日如此唯有37路是总站,所以有座几个小孩,每天坐同一趟公交车,见到同一位售票员后来虽然不再坐公交车但是那个售票员大叔的脸却留在我的记忆力在这里,我想对我的哪位小学同学说:劳资现在是大帅比,不是胖子了!!!!
■网友的回复
【坐同一路公交车10年以上是啥样的感受】 风景一直在变,四季和司机都一直在变化,心情也是时好时坏的,但是对自己居住的这个小地方的感情,是越来越深厚了~
■网友的回复
每次在陌生的地方看到那个数字的时候心里就会像拨了一下弦。
■网友的回复
很怀念,每一次车辆的更新,每一次道路的大修,每一次改线。北京641路(前为735)
■网友的回复
曾经中学6年每天早晚坐18路,展览中心到东直门来回。那时候的感觉真的是“完全没感觉”。那年代三元桥那块只有3趟车,18,302和367,所以每天必须要很早去坐车,上车补觉。其实那段时间坐车有个特好玩的事情,每个座位上,每天都是同一个人在睡觉,谁看谁都眼熟,可是谁跟谁都不打招呼。
推荐阅读
- 北京有啥都市怪谈
- 为啥武汉的公交车急着赛车,北京的公交车要给点争取晚到
- 北京周边地段买房升值空间咋样,临近高速公路,公交车1多小时到北京站,现价5000一平,怎样
- 为啥在公交车上大家都保持沉默呢坐的这么近,为啥不交流呢
- 你们最近发生过很尴尬的事情是啥
- 北京市公交车上的“警察”(乘务管理员)一个月工资多少啊
- 一个人在公交车上给别人让座,然后被让座的人不坐,让座的人也不座,最后两个人都站着…谁能给评价一下?
- 出去旅游该不该一路疯狂拍照
- 在北京旅游乘坐地铁方便,还是乘坐公交车方便?
- 北京公交车可达的山可以爬,或者不是山的可爬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