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让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是啥

谢邀
这个问题一直贯穿我高中到现在,其实我一直在思考,我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我不喜欢千篇一律的活着,我觉得很无聊,没有原生态家庭的爱,我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在世界中迷茫着,有时走着走着就容易走到头。
我自己来说,了解世界的方式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感觉,感觉的局限性,让我活在自己的情绪中,而不是认知里,所以一直以来抑郁情绪伴随很久,有时孤独的漫步在人生中,觉得人生真的很。没有意义,活着真的好痛苦
处于极端的边缘,只有两种选择生或者死,生就好好的幸福的生活,死就痛痛快快的死,而自己死的不利索,所以就思考着自己生的意义。
当开始接触文学艺术时我感受到了艺术文学带给我的快乐,但是那种快乐并不能支撑我走的很远,因为生活必须要物质做支撑,所以我一边在追随着艺术的脚步,一边在努力的生存着,后来随着时间的深入,慢慢的接触心理学,哲学后,我发现自己的认知有很多的错误,慢慢的就开始进入哲学心理学的知识里,有时我会嘲笑自己的,不仅缺钱还缺爱,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绝望中挣扎。
现实的绝望,让我在艺术与文学中找寻突破口,随着知识带给我的无穷的力量,让我慢慢的回归于正常,毕业三四年的我还是一直很敏感,根本就无法融入社会,物质的匮乏,文学艺术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慢慢坚持着。
去年因为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有病,于是就开始练瑜伽,慢慢的将瑜伽融入生活,并且将瑜伽转为我的职业,正是这次的转变,让我慢慢的从职场中的泥潭中走出来,从贫困中走出来,我慢慢的走向自己适合自己的工作,生活步入正轨,同时兼职写手,让我工资比财务多了很多,但是好景不长,我发现自己一直在忙于工作,陷入金钱的欲望中无法拔出来。
慢慢的我又开始思考,我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职业,为什么一点都不快乐?
经过这几天的反思,我慢慢将兴趣的目标大于金钱的欲望,于是我开始把瑜伽当作我喜欢的运动,而不是把它当作职业,我把它看作成我自己想要健康,并且将自己的健康理念传播,出去,因此我 在瑜伽课上收获了很多的快乐,同时写作也是,让自己享受写作的过程,而不是过于看重写作的结果,思路的转换,我又开始很快乐了。
所以对于我的奋斗目标来说,就是快乐,很快乐的生活,把自己职业当作体验人生,而不是只是赚钱的目的,这样我又收获了兴趣带给我的快乐,同时在平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瑜伽的知识,将更多的知识传播出去,这样的我很快乐。
与此同时,我还是在努力的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很是享受阅读的过程,保持每天听一本书,一周看两本书的习惯,在阅读中反思,在写作中成长,同时我考取累心理咨询师,也想把心理健康的知识传播给大家。还有古筝,我古筝学了一年半,考到了五级。
在以后的人生中,我想就是传播吧,传播知识,传播能量,传播温暖,传播爱,因为我笔名轻语晨曦也是我今生的奋斗目标吧,因为缺爱,所以更加温暖,因为抑郁,所以更加渴望快乐,所以我的整个人生不为物质,只为快乐,做快乐的自己。
■网友的回复
推荐一本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作者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詹姆斯·奥沃斯和凯伦·迪伦。
克莱顿是发现发现癌症后写得这本书,此书出版后不久就去世了。
第一,如何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
一是明确职业生涯中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作者认为,我们决定做任何一件事情,是因为发自内心地想去做,而不是靠外部因素的推动。这样,无论在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内心的动力都会帮你坚定信念,渡过难关。通过从事真心喜欢的工作,获得成长,懂得责任,从长远来看,这远比物质回报更重要。
二是要处理好既定战略和意外变故的关系。当不在计划内的机遇或者挑战出现了,这时候该怎么办?作者认为,这时候就需要发挥“应急策略”的作用。如果应急战略能帮助迅速解决困难,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就应该果断调整计划。甚至,当“应急战略”成为自己更向往的选择时,那么“应急战略”也就转变成了人生下一个阶段的“周密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者认为,“发现到驱动”理论,可以让你在做任何事之前,都先弄清楚:哪些假设条件成立,你所采取的战略才可行。
三是有效分配资源,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这里所说的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人、财、物,对于个人生活来说,就是时间、精力和才能。人们很多时候,更情愿把资源投在只有短期回报的事情上,而忽视了长期投资,而那恰恰才是我们最终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在决定了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之后,就要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是成功之路上屡试不爽的锦囊妙计。
第二,如何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作者认为,家庭比事业更为重要。可以运用几种理论工具来维持和改善家庭关系。
一是“好钱和坏钱理论”。简单来说,就是要为未来的发展提前投资,细水长流,而不是舍本逐末,在一些次要的事情上盲目投入,前功尽弃。以亲子关系为例。作者认为,对孩子的投资越早越好,这绝对是物超所值的“好钱”。所以,作者呼吁,赶紧从焦头烂额的工作中起身,去关爱家人和朋友。
二是“需要完成的任务”理论。人们之所以需要一件东西,是因为它要用来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这个理论,对于指导生活也十分有用。在婚姻关系中,“丈夫”或者“妻子”,都是家庭角色,都有在这个角色下需要完成的任务。很多婚姻的失败,根源就在于,没有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三是“经验学校”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个学校,那么最重要的课程,就是“经验教育”,这个“经验”,指的是孩子面对各种情况,尤其是挫折和压力时,能够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能力。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教育孩子“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同时,也要努力营造健康的“家庭文化”。
第三,如何确保人生不会偏离轨道?
作者认为,人在做选择时,有时候会误入“边际思维”的陷阱,在一件小事上走错一步,继而滑入错误的深渊。“边际思维”主要是指,企业在决定是否增加投资时,不是考虑总成本和总收益的变化,而是考虑每销售一个产品,带来的边际收益的增加量。这种思维有时候会让企业畏缩不前,不敢加大投入用于创新,市场竞争力也会慢慢消失。而边际思维的陷阱同样会影响个体的选择。它会让人们被不菲的“边际收益”冲昏头脑,错误地认为,犯一次小小的错误,只会付出一丁点儿“边际成本”的代价,对人生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坚守道德底线和做人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轻易去触碰这条底线,与其在犯错后痛苦和懊悔,不如从一开始,就把这种想法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且,在作者看来,坚持100%的原则,其实比坚持98%的原则来得更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你始终在原则允许的范围内活动,那么原则就是你的行为规范,它早已成为你的下意识动作,根本无需刻意提醒自己。但是,如果你给了自己哪怕一次破例的机会,那么以后,每当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总要痛苦地面对“破例”还是“坚持”的心里挣扎。
不论你是用事业成功来衡量,还是用家庭幸福来衡量,关键问题是,你要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一个目标。这样,当你回顾这一生的时候,就会用这个目标有没有实现,来衡量你的人生究竟算不算成功。
■网友的回复
谢朋友邀请。请看一下你是否在出生时也是这样的,如果是,说明这篇文章依然说的是你。从一个人出生开始,其实他已经开始为自己设置了某些需求,也就是想要实现的最终使命。比如看似不懂事的婴儿,在感觉疼痛时,仍然想要摆脱疼痛,也就是哪怕是婴儿也想要平静,想要快乐和满足,想要自由的不再被任何痛苦所打扰啊。然而,人是否可以做到这点呢?很多人一看到这里,就会说,人怎么可能做到这点?及时行乐罢了,痛苦早晚还是要来的。而他们为了及时行乐,去学习,去取得好成绩,找到所谓的好工作或有自己的事业,然后,希望挣很多钱,希望有很多权力,并希望通过这些来获得更多的快乐,也就是达到及时行乐,然而,这些快乐早晚会消逝,而此时这些人会感到空虚,因而想要更多这样的快乐,无休无止,直到死亡。又或者这些快乐消逝是因为各种他们不想要的痛苦袭来,于是他们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去摆脱它们,而此时之前享受各种快乐貌似从未经历过一样,顶多是回忆一下往日美好做一下慰藉。面对着种种无奈,种种心不甘情不愿,他们却一遍遍对自己说:人生不就这样吗?只能如此啊。
然而人生真的只能如此吗?还是他们被自己各种先入为主所欺骗,才会认为人生真的只能如此而已? 另有一些人不会被这些各种先入为主困住,而是去观察一切和思考一切,去审视这些自己从所谓长辈或朋友接收到的各种理论真的靠的住吗?真的是直指人生和世界的本来面目吗? 他们或许也曾经想要通过各种外在方式去获得快乐,去摆脱痛苦,然而,他们会发现这些说到底就是靠不住啊,无论是家庭美满,无论是权力,无论是金钱,无论是姿色。种种这些谁能保证一直都在呢?既然这些早晚都靠不住,难道还要把这些作为抵抗痛苦和获得快乐的唯一方法吗?这不是太蠢了?于是,他们另辟蹊径,有没有不通过任何外在方式直接获得快乐和打破痛苦的方法呢?于是,他们开始直面痛苦,去审视思考痛苦到底意味着什么,审视和思考后,他们发现,原来痛苦是内心对在经历的事情的排斥啊,也就是如果内心半点不排斥所经历的事情,所经历的事情本身就不会算痛苦了啊。然后,他们继续审视和思考这些内心排斥的产生,是不是有某种共性呢?然后他们发现,原来所有的内心排斥是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我们感到所经历的事情对自己产生了威胁,也就是我们因为自保才会去排斥的啊。比如说婴儿他觉得痛苦是因为他感觉到身体受到了威胁,所以内心产生了排斥。而婴儿哪怕此时没有所谓的各种身份,地位或其他的什么看重的东西,他都会这样去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外界的威胁。也就是哪怕我们回归成了所谓的婴儿状态,我们依然会痛苦,而不是打破了所有内心的排斥啊。那是不是说,我们真的只能绝望了呢?
【你心中让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是啥】 也就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打破所有的内心排斥,而让经历的一切对我们都不再是痛苦呢?是否需要绝望,这些人进一步的开始分析,婴儿为什么要内心排斥呢?稍微有点文化或知识的人会说:这不明摆着吗?如果他连这些痛苦都不排斥,不就意味着他的身体会被任意伤害额而没明显反应吗?而这样,他不就很快就死了吗?于是,观察和分析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 被某种先入为主世界观左右的人,会在此刻,立即说,死亡意味着自己消失了啊,意味着,自己感觉不到任何东西了啊!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一劳永逸的摆脱痛苦似乎只有死亡一条路了,而这条路显然是消极的,因为大部分人并不愿没经历就死去,包括婴儿的这种自保机制,也是等于在说婴儿想要活下去,换句话,连婴儿都不想死的啊。然而,死亡真的意味着自我消失,感知消失吗?
只要我们继续认真观察和思考就发现,死亡并不是感知的终结,死亡只是人再次习惯性进行某种体验(因为习惯而不自觉的去感知到某种世界)的中转站,或人自由选择或不选择来生要去感知怎样的世界的中转站。而为什么死亡只是中转站,而不是感知的终结呢?
因为任何具体的时空,都必然是感知者感知的内容。所谓没有感知的具体世界,只是感知者的逻辑矛盾的思想假设而已。因为没有感知者,那么世界就只是抽象物而已。
不然,你倒是说说,那个时候的世界的样子是以谁的感知内容来描述呢?是以人类的,是以蛇的,是以马的?是以蝴蝶的?鸟的?还是以某个外星人的?要知道不同的生命感知到的世界可是不同的哦。不同的生命的时空感也是不同的哦。你觉得乌龟是会觉得自己活得年纪很长吗?还是细菌会觉得自己活得很短?那都是把人的寿命作为参照物的,没有参照物,何来长短?所以,不同的生命视角,时空感会一样吗?具体的时间长短,具体的世界样子,都是在具体形式的感知系统下才能成立,不然根本就不成立,剩下的只有一个抽象体而已,也就是一个具体了,其他的才能具体,不然都只是抽象的存在罢了。
而我刚才说了,所谓的时空环境本身是无法让自身特定具体化的,所以,具体化的时空环境和具体化的感知系统总是联系在一起,如果其中一个完全消失了,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是个什么都无法具体描述的抽象物,也就再也无法再次具体化了,这也就意味着,所谓的时空环境根本无法独立产生任何感知系统。因为一个抽象物怎么产生具体化的东西?所以时空的特定具体化,永远和感知系统的特定具体化一起出现,而不是先有一个具体时空,再有所谓的具体感知系统,这是根本不成立的事情。而感知系统既然一直不会消失,那么感知又怎么可能会消失。而且,感知本身就已经很抽象了,一个抽象物怎么谈出现或消失,能出现或消失的不都是具体的东西吗?因此,感知系统只是把感知给具体化了,而不是产生了感知。而刚才说了,感知系统不会一直消失,所以感知的具体化,也就总会以各种方式持续下去。而这个方式简单说是分为两个模式:轮回模式和解脱模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