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的学问

国外似乎向来是很注重商品的包装设计的 。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 , 我读到一篇文章 , 讲外国人出售西洋参 , 把人参一根一个精致的小盒 , 包装起来 , 还要附上精美详细的说明书 , 产地、名称、重量、功用 , 一一具足 。 而我们出口人参 , 就用一个大麻袋装满就行了 。 西药更是如此 , 说明书里还要附上化学分子式、副作用等 。 中药则只用一方草纸包了 , 麻绳捆个十字完事 。 方子是秘方 , 不能给病人看的 。 朋友去德国 , 归国给我捎回三盒玻尿酸 。 包装盒上一个椭圆形开口 , 用透明塑料纸封了 , 像一扇小窗子 , 恰好能清清楚楚看见一支玻璃瓶玻尿酸 。 以前我只听说过玻尿酸的名字 , 不知啥样 。 包装盒留窗子 , 大概是方便顾客一目了然 。 德国人的细心可见一斑 。说起来 , 我们讲究的是“内心” , 不尚外表的 。 然而 , 事实告诉我们 , 如果包装里面的商品质量过硬 , 用起来又方便 , 那有精美包装的商品的竞争力就非同一般了 。 于是 , 国人的观念发生了转变 。改革开放加入WTO之后 , 我们也注意了商品的包装设计 , 商品包装已经成了妇孺皆知的常识 。 现在发展到随处可见一个咸鸭蛋、凤爪 , 糖葫芦什么的都加了包装 , 苹果、橘子上都要打个标签 。 有时不免过滥 。 买一件不起眼的东西 , 拆开来光是包装纸就有一大堆 。 老百姓就说:这东西光卖包装了! 买一部新款的超薄手机 , 加上充电器、耳机也没有多大的体积 , 包装盒却比个砖头都要厚都要大 , 难道要的是逼格?小孩子买一盒糖 , 糖没几块也不好吃 , 包装盒子倒是派头十足 。 孩子就把糖扔掉了 , 只拿着盒子玩 。 真是有点买椟还珠的味道 。这样看来过度包装也并不好 , 过度包装甚至带坏了社会风气 。 如假明星的包装 , 二流子的装腔作势 。 骗子到处赠送名片 , 名片上印的都是些唬人的名头 , 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 。 说到家 , 包装要科学、方便、适度、美观 。转眼进入了21世纪 。 2020我们爱你 。 2020却送给我们武汉乃至全国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严重疫情 。 疫情无情人有情 。 有些国际友邦还是挺厚道的 , 许多国家对我们伸出了援手 , 给我们送来了各种物资 。 如蒙古送给我们3万只羊 , 很实惠 。 日本这个神剧里的反派主角 , 也及时送来防疫物资 。 这对当时一罩难求的我们 , 无疑是雪中送炭 。 这批物资 。 还有一个亮点是包装上还有寄语 。 大写的汉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 , 与子同袍 。 女儿的老师在QQ群推荐一篇励志文章 , 其中引用了这两句诗 , 引得我反复咀嚼诵读 , 连吃饭都回味 。 这两句寄语令我耳目一新 。 百度了一下 。 “山川异域 , 风月同天” , 这句话起源于盛唐时期 , 日本的长屋王子崇敬鉴真和尚传来的佛法 , 曾在赠给中国高僧的袈裟上刺绣了这句话 , 后两句是“寄诸佛子 , 共结来缘” 。 “岂曰无衣 , 与子同袍” , 这个我知道 , 出自我们的《诗经 秦风 无衣》 。 这两句话送来的是3800件杜邦softwareIII型防护服 。 东西可贵 , 文化也了得 。 这日本人把包装文化做到了援助物资上 。 难怪网友感叹 , 诗句也太美了 , 纷纷吐槽 , 不好好学习 , 连捐款寄语也写不过人家 。面对武汉疫情 , “武汉加油 , 中国加油!”是很接地气 。 但是日本援助标语的动人诗词 , 也是加油的一种方式 , 而且很文艺 。 难免引起我们这些生活在诗词大国的人的反思 。我们中国人是善于学习 , 迎头赶上的 。 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证明了我们的能力 。 不久 , 新冠肺炎肆虐世界 。 投我以木桃 , 报之以琼瑶 。 我们懂得感恩 , 中国全力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 , 还竭尽所能向国际社会伸出援手 。 我们这次也在援助物资上写上了寄语 , 用上了自己的文化 , 而且用得得心应手 。 如援助意大利:相知无远近 , 万里尚为邻;援助韩国:肝胆每相照 , 冰壶映寒月 。 塞尔维亚:铁杆朋友 , 风雨同行 。 非洲:人心齐 , 泰山移 。 朋友有难 , 我们理应伸出援手 。 送去东西的时候 , 总不能放下就走 , 得说点什么 。 物资包装写上寄语 , 就是一种好的方式 , 传达出浓浓中国情 , 彰显了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 我们才是诗词的故乡 。 寄语不能随便写写 , 而要言简意赅 , 画龙点睛 , 清新隽永 。从包装到文艺的寄语 , 是我国包装设计史上的又一大飞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