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侃史@赵武灵王如何在诸强国间求生存?,推进胡服骑射( 二 )


3、东胡、林胡、楼烦三胡后扰
除此之外 , 北边的东胡、林胡、楼烦也是赵国谋求发展的极大困扰 , 他们皆是游牧部落 , 合称“三胡” , 擅长骑射 , 兵力强壮 , 但部族内资源有限 , 每当赵国与齐秦等国交战之时 , 三胡便趁机袭击赵国北部 , 使得赵国腹背受敌 , 而赵国传统的车兵与步兵无力抵抗灵活善战的骑兵 , 一直以来对此束手无策 。
子衿侃史@赵武灵王如何在诸强国间求生存?,推进胡服骑射
文章图片
(二)对内南北分裂矛盾
赵国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国内不同的文化政治属性 , 北部以草原为主 , 南部则以平原为主 , 发展出不同的南北文化倾向与政治势力 。 南方的游牧文明 , 北方的农耕文明;北方以代郡为主的政治势力 , 南方以都城邯郸为主的政治势力 , 而中山国在地理位置上又将邯郸与代郡隔开 , 南北沟通交流十分不便 , 邯郸自然更乐意与中原地区交流 , 而代郡则与游牧民族交流更多 , 这更加剧了南北分裂的倾向 。 如果任由这种趋向继续扩大 , 南北之间势必越来越远 , 国家也面临分裂 , 这就势必需要采取一种手段进行文化政治的整合 。
二、推进胡服骑射改革
基于赵国所面临的政治军事严峻形势以及诸国变法改革的潮流 , 改革军事 , 加强军备力量势在必行 。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主要就两方面进行军事改革 , 一是:变服骑射 , 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二是加强水军建设 , 又以胡服骑射改革为主 。
在多次交战中 , 赵武灵王认识到游牧民族的短打服饰相较于中原传统的宽袍大袖而言作战更为便利 , 而双方交战多位于山地草原 , 传统的战车相对笨重 , 在山地和草原无法施展 , 骑兵作战可以以马代步 , 灵活自如 。 赵国迫切的需要在全国推行骑射作战 , 学习胡人的作战方法 , 组建骑兵劲旅 , 提高军队战斗力 。
子衿侃史@赵武灵王如何在诸强国间求生存?,推进胡服骑射
文章图片
(一)革新与守旧之争
公元前307年春 , 赵武灵王率众臣在西北边境巡查 , 亲眼目睹了游牧民族身着短衣、骑行战马、手持弓箭骁勇善战的模样 。 回到邯郸后 , 赵武灵王便从改穿胡服着手 , 打算在全国推行 。 但是向胡人学习 , 身着胡服在赵国贵族看来是耻辱 , 除有游牧背景的肥义、楼缓等少数官员支持外,守旧的赵氏贵族一致反对 。
《史记·赵世家》中记载守旧派给出的理由是:聪明徇智之所居也 , 万物财用之所聚也 , 贤圣之所教也 , 仁义之所施也 , 诗书礼乐之所用也 , 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 , 蛮夷之所行义也 。
华夏优于胡族的传统根深蒂固 , 在他们看来 , 中原华夏民族是聚集智慧、财富、仁义圣贤的地方 , 华夏民族就是文明的象征 , 而游牧民族则意味着野蛮落后 。 另外 , 衣着服饰是身份的象征 , 不可轻易改变 , 更关键的是 , 胡服骑射必然导致军事权力向有游牧背景出身的外族大臣倾斜 , 这自然会损害华夏族大臣的权力 。
据《战国策·赵策二》记载守旧派进一步指出:循法无过 , 修礼无邪 。
子衿侃史@赵武灵王如何在诸强国间求生存?,推进胡服骑射
文章图片
赵武灵王也明白改革绝非一蹴而就 , 面对巨大的改革阻力 , 赵武灵王身先士卒 , 首先自己带头穿胡服 , 然后说服朝内大臣 。 他的叔叔公子成是守旧派的代表 , 他先是派人劝说 , 见没有成效 , 便亲自登门 , 向他说明赵国的困局 , 之所以推进胡服骑射改革是要时刻准备应对四境 , 向中山国报夺鄗城之仇 , 表明改革势在必行的决心 , 阻止改革便是阻止报仇 。 话已至此 , 公子成接受改革 , 在第二天就身穿胡服上朝 , 其他宗室贵族也紧跟步伐 , 接连同意 。
(二)“胡服骑射”具体举措
公元前307年 , 赵武灵王正式推进胡服骑射 , 下令全国易服 , 选拔骑射 。 一场自上而下的军事改革终于在赵国正式的落地生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