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此花幽独”:姜夔咏梅词独具的艺术特色( 三 )


(2)妙用典故 , 别开生面
引用是姜夔咏梅词常见的修辞手法 , 引经据典 , 信手拈来、舒卷自如 。妙用用典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 在《暗香》中“何逊而今见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 梁朝诗人何逊 , 酷爱梅花 , 写过《咏早梅》诗 。姜夔这里以何逊自拟 , 说年事渐增 , 昔日文采渐渐减退 , 梅花典故深化和开拓词人情思的表达 。
姜夔妙用典故并不凝滞于原典 , 而是引用“古人之陈言入翰墨 , 如灵丹一点 , 点铁成金” 。试看咏梅词《疏影》 , 其题目就引自林逋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 , 词中“犹记深宫旧事 , 那人正睡里 , 飞近蛾绿”用寿阳公主“梅花妆”的典故 , 却并不是为了描述寿阳公主的娇憨可爱 , 而是借此描摹梅花飘零时的袅袅轻盈 。“昭君不惯胡沙远 ,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下归来 , 化作此花幽独”用的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的句子 , 却并不似杜甫那样暗指昭君对身不由己和亲的怨恨 , 而是进行了夺胎换骨的改造 , 赞扬梅花幽香高傲的灵魂 。原典故经过鬼斧神工的改造 , 在咏梅词中别开生面 。
(3)白描与设色 , 相得益彰
白描手法是用不加藻饰的语言 , 简洁朴素地表达 , “藓干石斜妨,玉蕊松低覆” , 长满藓苔的枝干, 为斜立的岩石阻碍, 洁白似玉的花蕊,被低矮的松枝覆盖着 。“翦翦寒花小更垂”写出梅花整齐轻盈,朵朵下垂 。而设色即用情感化的色彩词对文字的藻饰 。试看《一萼红》(上片):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 , 墙腰雪老, 云意还又沉沉 。翠藤共闲穿径竹, 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
词中“古城阴 , 有官梅几许 , 红萼未宜簪”交代地点、时间 , 在百花冬眠时 , 梅花却傲然独立 , 有红梅 , 有白梅 , 抽枝展叶 , 含苞未放 。
姜夔咏梅铺陈设色 , 有时并不单纯用一颜色 , “君归未久 , 早乱落香红千亩”(《角招》)、“千树压 ,西湖寒碧”(《暗香》)而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同时使用 , 互相映衬 , “翠尊易泣 , 红萼无言耿相忆”(《疏影》)等 , 红、绿色彩词在咏梅词中相映成趣 , “如粲女试装 , 不假珠翠而自然浓丽 , 不洗铅华而自然淡雅 。”(《词话丛编》沈祥龙语)
姜夔把白描与设色巧妙糅合在一起 , 再看《卜算子》中既有设色“云绿峨峨玉万枝 , 别有仙风味” , 又有白描“此树婆娑一惘然 , 苔藓生春意” 。两者交相呼应 , 既有对梅花仙风玉骨的称颂 , 又透露了春天生机盎然的信息 , 姜夔的咏梅词真正做到了“浓妆淡抹总相宜” 。姜夔咏梅与个人际遇和品格相关
布衣文人姜夔创作了大量的咏梅之作 , 他钟情梅花 , 是与其生平际遇和抱负息息相关的 。
姜夔年轻时曾有过雄心壮志 , 想通过科举考试出仕 。庆元三年(1197年) 他曾向朝廷进《大乐议》、《琴瑟考古图》 , 力图改正乐典 , 终因太常乐官嫉其能而未被采用 。后又考进士未中 , 漂泊江湖 , 以布衣终老 。他一生往来于苏、杭、扬、淮之间 , 在游历过程中结识了杨万里、范成大、张鉴、张镃等名流公卿 , 与他们交游唱和 , 这些人“或爱其诗 , 或爱其文 , 或爱其字 , 或折节交之” , 过着清客的生活 。
姜夔浪迹江湖 , 除了卖字换取些生活费外 , 主要依靠友人的救济 。值得留意的是 , 姜夔人品高洁清旷 , 虽长期为权门清客 , 却不像一般的江湖游士乞食豪门、趋炎附势 , 保持了一份清高、矜持的人格操守 。据说南宋初年名将张俊的孙子张鉴想以锡山的田庄送给他养老 , 甚至还想出资为他买取官爵 , 但姜夔都辞谢了 。
「」“化作此花幽独”:姜夔咏梅词独具的艺术特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布衣终身的姜夔 , 人品高洁清旷
姜夔一生未曾仕宦 , 人品高洁清旷 , 使其在意象选择上,多取清雅之物, 所以对梅花情有独钟 。他把梅花视为自己的化身 , 梅中寄情 , 创作了大量的咏梅词 。“梅花凌冰雪而独开, 其格最劲,与白石自己的性情最合”缪钺先生对姜夔的评说 , 可谓一语中的 。诗词人生感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