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不是宰相,为何权力那么大?背后有深层原因( 二 )
这样 , 把司礼监和内阁结合在一起 , 我们就可以清楚了解皇帝决策的形成流程 。首先是掌印太监筛选奏章 , 皇帝看过之后 , 交给内阁 , 由其提供专业意见;内阁 , 主要是首辅 , 提供专业意见 , 即票拟 , 然后呈报皇帝;皇帝表明意见之后 , 交由秉笔太监批朱以定稿 。定稿之后 , 交由六部执行 。因此 , 从组织结构设计来看 , 内阁只是专业意见的提供者 , 只是一个咨询机构 。相比而言 , 司礼监更重要 , 特别是掌印太监决定了何谓“机要” , 决定了哪些奏章可以让皇帝看 。
当然 , 除了这一决策流程之外 , 皇帝名义上依然是最高统治者 , 可以直接发布手谕 , 即中旨 。这种手谕直接由皇帝发布 , 不经过内阁的处理 。这正是那些负责任的大臣所难以容忍的 。事实上 , 在明代 , 内阁和六科都具有复奏封驳之权 , 这就大大限制了皇帝随意颁布手谕的自由 。
但是 , 这一组织结构设计 , 也存在很大的模糊性 , 内阁可以占据主导 , 司礼监也可以占据主导 , 当然皇帝也可以占据主导 。而且历史上都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 皇帝占主导的典型代表就是朱元璋 , 内阁占主导的典型代表就是张居正 , 而司礼监占据主导的典型代表就是刘瑾 。武宗的时候 , 刘瑾甚至把奏章带回私宅 , 和妹婿孙聪、食客张文冕共同批答 。不谈朱元璋、刘瑾 , 就看张居正 , 看他是如何获得并扩大其权力空间?
三、张居正的权力:正式决策环节
张居正权力获取的第一步 , 是确保高层决策环节的顺畅 。这就需要在高端环节与三个人搞好关系 。一是建立内阁与司礼监的合作关系 , 确保奏章不被扭曲 。司礼监的头目是冯保 , 张居正和冯保之间虽然没有很深厚的渊源 , 但是两人已经很有默契 。就是这个冯保把高拱 , 这个前任的首辅 , 打倒之后 , 张居正才走上了首辅的位置 。由于内阁与司礼监之间是制衡的关系 , 所以张居正并不像高拱那样希望直接夺取司礼监的权力 , 而是通过非正式的合作 , 确保二者的共存和和谐 。对于司礼监 , 张居正的底线是 , 只要冯保不干政 , 其他的都可以迁就 。例如 , 张居正让自己仆人游七与冯保的下属许爵结为兄弟 , 以资联络 。
二是建立与慈圣太后之间的信任关系 。冯保之所以能够打倒高拱 , 主要是背后有当时李贵妃 , 即神宗万历的生母 , 作为后援 。对于李贵妃 , 张居正首先是按照其要求 , 给其与皇后类似的称号 , 即慈圣太后 。之后也是想尽办法迁就其需求 , 博得其好感 。例如张居正曾经写了一首诗赞颂慈圣太后“女中颂德称尧舜 , 膝下承欢有帝王” 。这是韦小宝都知道的 , 对帝王称“鸟生鱼汤” , 帝王必定喜笑颜开 。这样 , 张居正就获得了慈圣天后的信任 。这种信任 , 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冯保面前的地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是与神宗万历皇帝建立师生关系 , 传授自己的政治、人生理念 。作为大学士 , 张居正自然成为万历皇帝的老师 , 通过师生关系 , 传递自己的人生、政治观点 , 从而确保自己的政令无碍 。当时 , 万历还是一个十岁的小孩子 , 具有很好的可塑性 。对此 , 张居正不遗余力 , 还专门写了一套绘本《历代帝鉴图说》 , 总结了帝王善行八十一 , 恶行三十六 , 让小皇帝看的津津有味 。同时 , 还借此机会把自己的“富国强兵”的思想传递出去 。
搞定这三个人之后 , 张居正就知道自己的票拟就可以在国家的决策层畅行无阻 , 而不会受到司礼监、皇帝及其背后的慈圣太后的阻挠 。但是要真正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 还必须有效确保自己决策的执行力度 。
四、张居正的权力:正式执行环节
政令出来之后 , 还必须确保执行 , 这样内阁的意志才能真正体现 。由于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 , 不具备行政职能 。所以内阁的决策并不能必然执行 , 更何况当时明朝政府机构的臃肿低效 。因为政令的执行 , 一是要确保方向 , 二是要提高执行机构效率 。
推荐阅读
- 二月哥:娱乐圈的弯弯男星,是不是都特别怕取向暴露?
- ##神话:易小川本不是蒙毅,为什么蒙恬如此肯定?
- 「」世界上最高的山,却不是珠穆朗玛,而是一个海拔473米的山
- 中国:为什么西方国家不炒菜只有中国炒?不是懒,而是这几个原因
- 「」酒可不是那么“好喝”的,三国“好酒之风”只是酒文化的一个缩影
- 星座: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几个星座不喜欢求人,不是弱不让人看扁
- 『不完美妈妈』一口咬定儿子不是亲生,男子铁心离婚,多年后看到儿子蒙了
- 『星象』三元九运:玄学不是造出来的,是自然规律认识和运用
- 【本田技研工业】两款250踏板车不难选,国内不是没有自主四缸技术-你问我答27
- [打底裤]关晓彤真够自信!卫衣下直接穿健美打底裤,这根本不是普通人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