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臣和睦的首辅大臣,到致仕回乡的清闲寓公,明代名臣——刘健( 四 )


到了成化十二年(1476) , 刘健已经参加了朝廷几次大的修书活动 , 再加上九年秩满 , 被提进了詹事府 。也由此正式开始接触还是太子的朱佑樘 。等到朱佑樘继位 , 身为詹事府少詹事的刘健 , 直接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 , 入阁 。
刘健的仕途 , 不得不说走的非常平顺 , 也常常伴随着好运 , 但实际上 , 刘健的这种好运 , 与其性情有着潜在密切的联系 。
第一 , 刘健能读书 。
很多进入翰林院任职的庶吉士 , 往往因为没有什么实权 , 加之待遇丰厚 , 渐渐开始放浪形骸 , 游山玩水 , 吟诗作对 。
『』从君臣和睦的首辅大臣,到致仕回乡的清闲寓公,明代名臣——刘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代官员举天顺四年进士 , 改庶吉士 , 授编修 。谢交游 , 键户读书 , 人以木强目之 。然练习典故 , 有经济志 。——《明史·刘健传》
而刘健进入翰林院之后 , 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往来 , 只是每天埋头读书做学问 , 甚至被同僚们成为“木头” 。如此专注 , 为刘健日后成为朝廷重臣 , 为各种高层决策 , 打下了坚实的学识基础 。而也就是因为他的这一特点 , 哪怕在他丁忧的时候 , 朝廷依然要召他回来修实录 , 可见对于那些有真才实学之人 , 朝廷平时还是非常留心的 。
第二 , 刘健非常持重 。
刘健在翰林院待了十余年 , 之后在东宫詹事府又是很多年 。按照当时刘健的年纪 , 其实换做普通人 , 已经开始着急了 , 急迫地想谋求一个实缺 , 去发光发热 。但刘健呢?不吵不闹 , 就安安心心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 。也正是这种踏实 , 严谨 , 最后打动了朱佑樘 , 并随着二人相伴年岁的增长 , 彼此间都给予了足够的信任 。
第三 , 刘健非常讲原则 。
木讷好静 , 做事严谨的人 , 一般都是非常讲底线 , 讲规矩的人 。而一个国家 , 一个朝堂 , 从来不缺抖聪明 , 投机取巧之徒 , 反而是在各种诱惑之前 , 依然能够按部就班 , 循规蹈矩做事的人却很少 。而刘健显然是后者 , 他的刻板 , 他的不近人情 , 也许给他生活上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 但在另一个层面 , 却是一个官员起码的自我约束 , 是朝堂之幸 。
『』从君臣和睦的首辅大臣,到致仕回乡的清闲寓公,明代名臣——刘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代官印
他不喜欢焦芳(后来刘瑾的铁杆粉丝) , 几次拒绝了焦芳升迁的请求 , 其中有焦芳自己要求的 , 也有同僚提议的 。但刘健并未以权势压制 , 每次拒绝都有理有据 , 让人信服 。事实上 , 刘健看人也是非常准的 , 焦芳后来的一些行径 , 的确为众人所不齿 。
同样的 , 在后来形成的以他为首的“三人内阁” , 刘健与李东阳也存在政见不合的时候 , 但身为首辅的他也是尽量与李东阳 , 谢迁二人去商议 , 尽力保证了内阁的团结和协作 。
从以上种种 , 我们可以看到 , 刘健之为人性情 , 对于其仕途与理政 , 都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致仕回乡 , 心忧君国
弘治十八年 , 明孝宗朱佑樘驾崩 。临终前 , 朱佑樘拉着刘健的手 , 饱含叮嘱地向刘健托孤 。先生辈辅导良苦 。东宫聪明 , 但年尚幼 , 好逸乐 。先生辈常劝之读书 , 辅为贤主 。”健等欷歔 , 顿首受命而出 。——《明史·刘健传》
先生(刘健)这么多年辅助我良多 , 辛苦了 。现在太子朱厚照即将登基继位 , 还希望先生能够继续辅助太子 , 让他做个贤君 。刘健重重地领命 。
『』从君臣和睦的首辅大臣,到致仕回乡的清闲寓公,明代名臣——刘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朝皇帝 剧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