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之家TB』从生物学宽度到牙周愈合机制( 三 )


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袋内的根面有结石、菌斑 。 在做基础治疗以后 , 比较理想的话可能会去净结石菌斑 , 在刮治根面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损伤袋内壁以及龈沟底下方的软组织附着 , 在刮治结束后 , 如果根面变得清洁 , 术后常见的愈合结果:由于牙龈表皮细胞生长速度最快 , 会第一时间到达清洁的根面 , 并与之形成半桥粒连接 , 于是就形成了结合上皮 , 而患牙治疗前的结合上皮在愈合过程中还会重新形成 , 这样新生的结合上皮和原有的结合上皮连续在了一起 , 其长度远超过了正常的结合上皮 , 因此称为长结合上皮 。 如此龈沟底的位置会向冠向移动 , 而在刮治术后牙龈的水肿消退以及牙龈受到刮治损伤后会发生退缩 , 这样在治疗后患牙的牙周袋可以减低 。 备注:有一种治疗叫袋内壁刮治术 , 其主要目的是把根面刮治时将袋内壁的感染肉芽组织去除 , 其次要目的是去除沟内上皮 , 让牙龈的健康的结缔组织暴露出来 , 这样可以插入到根面的牙骨质内 , 形成新附着 。 但袋内壁刮治术的做法已经被淘汰 。 原因有两点:1、有研究表明:龈下刮治+根面平整与龈下刮治+根面平整辅助袋内壁刮治 , 在临床上治疗后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 也就是说不做袋内壁刮治的效果和做了没什么区别 。 2、袋内壁刮治术去除龈沟上皮 , 目的是形成新附着 , 但是我们要知道要形成新附着 , 除了要有胶原纤维以外 , 还必须有新生的牙骨质 。 因为胶原纤维不能插入已经形成的牙骨质 , 只能是在新的牙骨质沉积的过程中 , 才能被包埋进去 , 形成新附着 。 因此形成新附着必须有新的牙骨质形成 , 那就必须是牙周膜细胞达到根面方可 , 但是牙龈表皮细胞生长最快 , 其到达根面后会抑制牙周膜细胞 , 所以很难形成新附着 , 常常形成长上皮结合 。 那么我们就首先讨论一下长上皮结合的意义 , 首先其可以降低牙周袋 , 消除牙周的炎症 , 但是该愈合结果并不能使得由于牙周炎丧失掉的牙槽骨、牙骨质、牙周膜重建 , 因此不能称为再生(绝对的牙周再生必须有新的牙槽骨、牙骨质、牙周膜重建) , 既然不是再生 , 但是该愈合也是有效果的 , 因此我们把这种愈合结果归纳为修复的愈合方式(就类似瘢痕组织的愈合 , 也称为修复 , 瘢痕组织与原来丧失掉的组织不是同一组织 , 但是伤口毕竟愈合了 , 因此不能称为再生 , 只能称为修复) 。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新附着 。 新附着其实就是形成了新的结缔组织附着(生物学宽度中也有结缔组织附着 , 但是天然的结缔组织附着是牙周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已经形成) 。 而新附着是指因为牙周病或机械去除的原因使得根面原有的纤维附着丧失了 , 通过治疗 , 如果能让这部分根面有新的结缔组织附着重建 , 就叫新附着 。 之前我们说过了形成新附着必须有牙周膜细胞首先到达根面 , 但是上皮细胞长得最快 , 因此为了阻挡上皮细胞占据根面 , 我们就需要物理隔绝上皮细胞 , 这就是GTR引导组织再生的原理 , 也就是说我们要使用屏障膜 , 在翻瓣刮治结束缝合之前 , 在根面和龈瓣之间放置屏障膜 , 阻挡上皮细胞和牙龈结缔组织 , 让根向的牙周膜细胞能增殖并到达根面 , 牙周膜的细胞会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 , 于是在原来的根面上新的牙骨质不断沉积 , 与此同时 , 新的胶原纤维包埋在牙骨质内 , 于是就形成了新附着 。 新附着形成后 , 其效果同样1、可以消除牙周袋 , 2、消除炎症 , 但是新附着也不能称为再生 , 因为再生还需要新的牙槽骨 。 那么对比一下长结合上皮和新附着 , 我们说新附着是结缔组织插入牙骨质 , 其比半桥粒连接要更加稳定 , 牢固 , 因此我们说新附着优于长上皮结合 。 下面我们说一下再生 , 大家都知道牙周的水平向骨吸收 , 很难通过植骨或GTR的方式让牙槽骨再生 , 而垂直向骨吸收则很容易通过植骨或GTR的方式让牙槽骨再生 , 如下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