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

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
Mar.14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以前的某些电视剧 , 几乎就是旧体制下一波文化人强行以超出大众的水平拍出来的”作者 | 知乎@聆雨子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
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历史剧 , 都只是古装剧而已 。历史是内核、是魂魄 , 古装是外观、是包裹 。01“大事不虚”与“小事不拘”我最欣赏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 总结为八个字:大事不虚 , 小事不拘 。没有人能要求一部历史剧巨细无遗地还原历史 。 再好的历史剧也会有加工和臆测 , 也会有对历史材料的再处理 。毕竟 , 除了历史 , 它还是“剧” 。 “剧”也有“剧”的要求、“剧”的结构、“剧”的章法和流程 。你不能以写学术典章、博士论文、爬梳考据的方式来写“剧” , 这就是“小事不拘” 。然而 , 历史终归有历史的格局、历史的段位、历史的欲望和秩序、历史的法则和意义 , 以及最重要的 , 历史的逻辑、历史的思维方式 。这些 , 对于一部历史“剧”来说 , 甚至比“历史的真相”更加关键 。这 , 就是“大事不虚” 。《大明王朝1566》口碑爆棚 , 然而它所有的历史格局、历史秩序、历史法则、历史逻辑、历史思维方式 , 都起自一个并不曾真正存在过的“改稻为桑” 。这就是用“小事不拘” , 来开启和推导出“大事不虚” 。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
随便举个例子:“汉武帝为了削夺、分割列侯和守旧官僚的军政大权 , 决心重用庶族出身的少壮派 , 于是 , 他提拔了马奴卫青” , 这就是历史——当然 , 也不算特别高明的历史阐释 , 但至少 , 这是历史的思维方式 。“汉武帝宠幸卫子夫 , 爱屋及乌、弟以姐荣 , 于是 , 他提拔了小舅子卫青” , 这就是古装 , 或者说 , 包着古装的里短家长 。古装 , 只是借了一块周秦汉唐、两宋明清的山寨版幕布 , 让一系列晚间八点档里的熟面孔——霸道总裁、美颜鲜肉、多情少女、傲娇御姐、毒舌婆婆、受气媳妇、鸡贼妯娌、窝囊丈夫 , 旧壶新酒、改头换面 , 在红砖绿瓦、深宅大院、烽烟古道、烟花巷陌里 , 穿上长马褂、紫蟒袍、红兜肚、对襟袄 , 把那些鸡零狗碎、婆婆妈妈 , 把那些无脑的爱情和廉价的伦理 , 改头换面着 , 周而复始着 , 再演上N遍 , 而已 。历史剧应该再现的 , 是七千年来最精英的那一群群中国人 , 在治乱兴衰的大命题中 , 进行着关于天下、家国和万民的博弈 。它不是一目了然的松快 , 它是负笈独行的辛苦、长夜幽烛的静思 , 是殚精竭虑、夙兴夜寐的烧脑和对自我知识结构的不断挑战和重组 , 是拙重的钝感力 。它需要的是“正面强攻”的写法 , 需要的是创作者的担当 , 智慧 , 功底 , 以及勇毅 。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
《琅琊榜》已经非常优秀(或者说取巧) , 可第11集里“朝堂论礼” , 誉王和太子遍访天下名儒展开的大角力 , 却用了消音虚写 , 总让人觉得有“好容易燃起来的那股范儿 , 却再也落不了地”的怅然(尤其周玄清步入大殿那个架势 , 太白金星下凡似的 , 一副“接下来有大台词”的错觉 , 然后 , 就没有然后了) 。相比之下 , 《雍正王朝》最后一场大戏里 , 面对八爷党、隆科多、和各大旗主的联手逼宫 , 挺身而出的张廷玉那一段关于八旗议政制度三千字的独白 , 就带着一种“不惜碾压观众知识面”的野心和气魄 。按照这个时代传播规律和媒介法则里的常规认知 , 没人会有耐心去听一段三千字的台词 , 何况 , 那里面没有瓜可吃、没有CP可磕、没有颜可舔 , 只有密集的信息量 , 甚至知识点 。就如一位豆瓣网友所说:“以前的某些电视剧 , 几乎就是旧体制下一波文化人强行以超出大众的水平拍出来的” 。此即所谓“正面强攻” 。一个不敢“正面强攻”的“传播规律和媒介法则” , 其实只是“伪规律”和“伪法则” , 只是心照不宣的妥协、以及为放任自流开脱 。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
02 《康熙王朝》:披着历史外衣的大男主剧而《康熙王朝》的诡异之处在于 , 从播出平台(央视黄金时间)、视觉质地(至少在用镜用色和服化道上 , 它跟“古风影楼”级别的于正剧还是具有区别)、故事题材(帝王治世之传记 , 而非帝王后宫之隐秘 , 或帝王私访之传奇)、演员阵容(陈道明和斯琴高娃两位大神就不必多说了 , 高兰村、薛中锐、李洪涛、廖京生、刘毓滨 , 也都是戏骨级别的演技派) , 你都会提前认定 , 这该是一部百分百的优质历史剧 。然而 , 在整个叙述形态上 , 它却无限接近于那些充斥于当下荧屏的劣质古装剧 , 甚至还是“古装爽剧”和“古装大男主剧”:比如 , 趋于极致的、无限大的主角光环 。 英明神武英华天纵遇难呈祥逢凶化吉以及“然而朕早已看穿了一切” , 这也都罢了 , 最恐怖的是“谁都会无条件地爱上皇帝”这个百川归海的情感话术——皇后、容妃、慧妃、苏麻喇姑、宝日龙梅、一辈子的好基友魏东亭 , 连索额图和明珠这俩巨贪 , 都被革职查办终身监禁了 , 在千叟宴上面对主子远远的一个敬酒手势 , 都能感动得当场失态泪奔——这跟后来的清穿剧里“四阿哥八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都喜欢我”有何区别?比如 , 周而复始的、程式化的闯关打怪 。 鳌拜、朱三太子、吴三桂、郑经、噶尔丹 , 基本是“一人负责撑五集、大家轮流陪皇上练级”的职能分配 , 合着康熙六十年人生履历、古代中国最后一个盛世 , 在这里直接被概括为“刚擒住了几个妖、又降住了几个魔”——这跟后来的宫斗剧里“碾压心机宫女、消灭恶毒嬷嬷、识破黑化姐妹、击败跋扈宠妃、战胜终极boss皇后”的进阶样本有何区别?再比如 , 随意添加的、想当然的助力人物 。 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剧本写作时 , 最喜欢强调一个原则:想办法用有限角色去解决无限难题 。 “一写到过不去的坎儿 , 我就空降一个人物来帮忙” , 这永远都是最笨拙的套路 。 只可惜 , 朱苏进先生在《康熙王朝》的创作中 , 几乎变身为这个套路的代言人 , 于是 , 病魔缠身 , 出现了送来草药的苏麻喇姑;鳌拜跋扈 , 出现了太国丈索尼;班布尔善阴损 , 出现了忠直的铁丐吴六一;索额图明珠弄权 , 出现了梗直的书呆子李光地;吴三桂嚣张 , 中央出现了周培公地方出现了朱国治;台湾难取 , 我方出现了姚启圣对方出现了施琅;实在不行 , 还有“愿意替皇上去死的朱三太子他妹妹”这个诡谲的反水;实在实在不行 , 还有“我孝庄”这个类似于《西游记》里“实在没办法就找观音菩萨”的万能解决方案——最可怕的是 , 这些人里 , 除了“我孝庄”和苏麻有贯穿性之外 , 基本都是“只在某几集里有戏份”的“纯功能性人物” , 他们全部的存在价值 , 就是“帮助皇上解决一个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 , 哦不对 , 应该说是“帮助导演和编剧解决一个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