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定闹钟抢菜,平台高价招募外送员,买菜App们复活了吗?


[]消费者定闹钟抢菜,平台高价招募外送员,买菜App们复活了吗?
本文插图
在骤增的需求面前 , 过往的经验都失效了 。 这次春节 , 苏宁按照经验准备了15天的猪肉 , 结果疫情带来苏宁到家业务的暴涨 , 才4天猪肉就被买光了 。 因为买不到菜 , 人们开始大量囤积方便面 , 方便面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抢手 , 从除夕到初九 , 京东上卖出去了1500万包 , 有些店铺直接卖到缺货 。 水果也成为紧俏商品 , 美团的数据显示 , 过去一个月以来 , 橘子卖出去200万份 , 买不到橘子的人开始买橘子罐头 , 后来就连橘子罐头也抢光了 。
文 | 易方兴
编辑 | 金匝
运营 | 肖睿
抢菜
因为想吃芥兰 , 徐丽决定拼一回 。
她是南方人 , 今年没能回家 , 留在北京过年 。 住在朝阳区安慧里的她 , 从前买菜只去超市 , 但隔壁小区确诊了一位新冠肺炎病人 , 她不敢出门 , 只能下载了一堆绿色的买菜APP 。
2月15日 , 她定了两个闹钟 , 夜里0点和早晨8点 。 按照网传抢菜攻略 , 这分别是盒马和每日优鲜的上菜时间 。 她的首要目的 , 是要买齐一周的菜 , 毕竟冰箱已经见底 , 其次就是抢到芥兰 。 上次这么拼 , 还是在双十一 。
疫情给生活带来不便 , 但对生鲜电商们来说 , 意味着巨大流量重新涌入赛道 。 各家的数据都在增长:除夕至初四 , 每日优鲜同比增长3倍多;叮咚买菜每日能增加四五万新用户 , 订单量同比上月增长3倍多;京东生鲜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倍多 , 多点DMALL的销售额也同比翻倍 。
在骤增的需求面前 , 过往的经验都失效了 。 这次春节 , 苏宁按照经验准备了15天的猪肉 , 结果疫情带来苏宁到家业务的暴涨 , 才4天猪肉就被买光了 。 因为买不到菜 , 人们开始大量囤积方便面 , 方便面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抢手 , 从除夕到初九 , 京东上卖出去了1500万包 , 有些店铺直接卖到缺货 。 水果也成为紧俏商品 , 美团的数据显示 , 过去一个月以来 , 橘子卖出去200万份 , 买不到橘子的人开始买橘子罐头 , 后来就连橘子罐头也抢光了 。
[]消费者定闹钟抢菜,平台高价招募外送员,买菜App们复活了吗?
本文插图
▲疫情为生鲜电商带来了巨大流量 , 苏州一家超市的外送订单大幅增长 。 图 / 网络
果然 , 徐丽的抢购之旅还是失败了 。
2月15日0点 , 她打开盒马 , 发现200g芥兰的价格是6.6元 , 均价是16.5一斤 , 而且无货 , 再刷新一下页面 , 一半的菜已经售罄 。 后来她再挨个查看美团买菜、每日优鲜、美菜 , 发现芥兰也都是无货 。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 , 许多像徐丽一样的用户在网上抢菜已是常态 , 能不能抢到 , 要拼手速 , 菜价还不便宜;即便是抢到了 , 约不到配送 , 也不是最后的胜利 。
运力缺乏 , 几乎每家电商平台都会出现送单延误 。 住在武汉江夏区的刘启明 , 2月10号在京东到家上买了200多块钱的蔬菜 , 预约2月13日到 , 但直到2月17号 , 都没能吃上;上海明德里的周洁 , 2月7号早上在叮咚买菜上买了五花肉和茄子 , 预备做当天的午饭 , 结果等到了晚饭也没送达;深圳的吴丰家里米快吃完了 , 2月11日在每日优鲜上买了一袋米 , 2月18号这袋米还在路上 , 不得已 , 他吃了一个星期的面条 。
从2005年第一家生鲜电商诞生到今天的格局 , 这个行业已经过去十五个年头 , 中途几度起落 , 唯一不变的是 , 始终都在用烧钱换流量 。 2019年 , 原本许多家生鲜电商已经“奄奄一息” , 亏损和倒闭成为常态 , 没人料到 , 形势在年底突然有了变化 。
但转机之下 , 也有汹涌的暗流 。 多年以来 , 赛道上的玩家们早已总结出一个共识——供应链的畅通是生鲜电商的命门 。 特殊时期 , 由于道路封锁和人力缺失 , 这条从蔬菜源头通往用户的道路严重阻塞 , 为了打通供应链 , 各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 要付出的成本也是过去的数倍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