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后破产,会是中国式养老的未来吗?( 四 )

日本老后破产,会是中国式养老的未来吗?
图10 日本7闺蜜“高薪高知高龄”抱团养老中国:浙江余杭长命村的三层农家别墅(距离杭州市区30多公里的近郊)里 , 蒋一纯叔叔现和10位老人(五对夫妻和一位单身女士)一起抱团养老---住在同一栋别墅里 , 每个单间有独立卫生间 , 但公共区域一起使用 。 房东:王桂芬76岁曾是化工厂厂长 , 朱荣林80岁曾是中学教师 , 2010年220万造房共500平米 , 本是朱荣林的儿子所建婚房 , 小夫妻住了3年后 , 因为每天通勤之路遥远 , 决定回杭州市区居住 , 留下了老两口和别墅 。// 2017年5月 , 房东夫妻登报招募 , 与几对60岁~70岁的老夫妻结伴养老 , 数日之内 , 报名人数超过100对老夫妻 , 最终“面试”入选率为4%;// 2017年7月 , 6户共11位老人入住;// 2018年1月 , 入住者有7户共13位老人 , 其间有小幅人员流动 。2. 社会存在感是老人们的基础诉求对于8090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 , 从来没有老过 , 也没有经历过上一辈的集体主义时代 , 这样的闺蜜抱团养老引发了年轻人群中的集中讨论 。 贝壳最近发布的第三方报告—中国一二线城市30岁左右女性独立购房比例明显增加 , 实际上是中国女性经济和社会角色独立意识的体现 , 这和日本案例中的女性画像是一致的 , 即高知、高薪 , 等到她们变成高龄时就会有和这一代老人明显不同的需求变化 。强烈的和外界联结的愿望 , 是所有老人的共性内心需求:背后的原因是老人的诉求从追求“单位时间收入高”直接切换到“社会存在感/价值感” , 从退休那一刻起老人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过渡 , 因此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形态的连接(不要被抛弃)就成为了刚性需求 , 老人对于同龄人和晚辈子女的社交连接诉求被简单的操作形态集中释放----移动互联网是加速剂 。保持外界的联系 , 对于中国老人来说 , 最典型的数据支持就是微信:2014年:春晚红包开始快速渗透55岁+老年人群2016年:846万(60岁+2.3亿 约3.8%渗透率)2017年:5000万(60岁+ 2.4亿 约20.8%渗透率)2018年:6100万(60岁+老人数量2.49亿 , 约25%渗透率)2016-18年:7.2倍的数量增长 , 渗透率6.6倍增长而在没有移动互联网时 , 这样的社会存在感 , 即高频次的与外界沟通 , 集中体现在菜市场---以一二线城市为例 , 30个~40个摊位为标准形态的菜市场 , 每天6@30~10@30的4小时是交易高峰期 , 一般会有800人次~1000人次 , 平均年龄60岁~70岁 , 90%是退休女性 , 平均客单价是15元~30元 , 满足中午饭 , 一是与摊贩和邻居的家长里短 , 二则是在家中管好家人的胃和嘴;而保健品公司也正是抓住了这样的高频次场景 , 以年轻人(销售)替代老人子女的情感交流角色 , 通过成本3-5元的鸡蛋免费发送 , 约3‰的转化率实现销售转化 。3. 抱团养老可以发展和复制吗?抱团养老的定位是“只陪伴不照顾的养老联盟” , 相对年轻且身体好的小老人就是可持续的必要条件 。 实际上在一二线城市的社区内 , 已经有互助养老的形态出现 , 行政上是居委会大妈 , 落地时是社区楼长或党员积极分子 。 但这种形态本质上都缺少货币的结算 , 哪怕是都在鼓励和尝试“时间银行”的概念 , 但非标准化养老服务对应法币的价值无法定义 , 也就没办法持续发展和复制 。中国和日本的案例都是非典型的 , 都是试验性的社区化养老过渡形态 , 本质上没有差异;在形态上 , 中国的抱团养老是集中式社区养老的一种展现 , 有它独有的特征:// 两次婴儿潮带来短间隔高强度的老龄化集中释放日本的案例起步于10年前 , 即2008-09年;中国的萌芽形态是2017年 , 近10年的时间差 , 也是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的10年 , 从1.5亿增长到2.4亿(近1亿的60岁+老龄人口增长 , 是1947年~1957年第一波婴儿潮 从1000万增长到2000万的年新增人口 1957年达到高峰) 。这是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自然产物 , 而中国正在面对的是1962-1975年第二波婴儿潮 , 连续15年的高位2000万+年新增人口 , 这一波还有计划生育(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现刚刚取消)带来的少子化 , 加上城镇化 , 家庭小型化等社会变化 , 中国的集中式养老形态个人认为是不可逆的 。日本老后破产,会是中国式养老的未来吗?
图11 婴儿潮的子女80后一代 , 是面临爸妈和自身养老压力的核心群体// 为什么是集中式养老?为什么是“养老社区化”?中国老人预期寿命为76岁 , 意味着60岁退休计(先不看下一代人的延迟退休) , 至少有16年退休时间 。 这个过程一定会面临的是身体机能退化 , 需要照顾和陪护 。如果是9073中的90%的居家养老 , 一对一的家政阿姨(养老护理员)24小时居家看护 , 显性成本为4000元~4500元 , 隐性成本包括安排阿姨的吃和住 , 综合成本约7000元+ 而且服务供给人员年龄大沟通学习能偏差 , 仅能完成最基础看护 , 不能达到护理级别;如果是3%的机构养老 , 片子中老人们也有提到 , 如果是3000元的条件不够好 , 6000元以上的价格又太贵 , 实际上“托老所”形态中占70%~80%成本的就是物理成本(房租)和人员成本(护工等) , 如果是类酒店式公寓(即老年公寓)的形态 , 由政府将老酒店/餐厅/工厂等闲置资源改造 , 再通过长护险评级等区分服务老人 , 这样就可以兼顾成本结构和用户体验 。而本质上“抱团养老”就是养老社区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 它只能解决的是“只陪伴不看护 不给别人添麻烦” , 而且它必须要完成市场化的盈亏平衡;在中国必须先要有政府牵头优化“地和人”的成本 , 然后就会有更多的“北京韩村河、江阴华西村、广州猎德村”居民自治形态出现 。4. 南方城市的祠堂和宅基地 , 可能是先行的解决方案能长期相处一起相当于过日子 , 同好是前提 , 意思就是能有共同语言文化背景等基本都是高水准(观念也要超前);本质上在南方更容易实现尤其是两广地区 , 因为存量的形态就是祠堂 , 老人们白天的时间有2-4小时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 相对亲缘和族系观念的延续本身就在 , 但真正想长期保持良好的关系和状态 , 对人本身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如果把它看成升级版的老年公寓 , 在南方富裕地区更容易先产生的形态是老人失能后的集中照护(无需考虑彼此习惯 只解决照顾护理即可 例如江浙沪农村的宅基地也是很好的改造存量场景)而这种活力老人一起生活的形态我们认为很难复制 。社会化养老需依次解决“钱、人、事”:这样的服务体系支撑 , 是纯粹的“抱团养老”无法解决的 。 日本已经是“超大型养老院” , 即所有基础设施(金融体系、物理场景、人员供给)上都已相对成熟 , 完善的社会化分工可以让养老的形态更多元化 。而在中国 , 养老金15连涨的平均收入是2500元~2600元/月 , 案例中1200元~1500元/间/月的房租+400元~500元/人/月的伙食费 , 已经是在1600元~2000元的区间 , 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相当于花全部的养老金收入 , 实际比自己家中养老多满足了情感诉求 , 这样的养老体验并没有带来用户体验和成本结构上的明显优化 , 无论对房东还是租客来说 , 都不是长期可持续的形态 。四、日本便利店=社区养老服务入口 , 中国最快在5年内出现1. 47岁的日本便利店:2021年成为社区商品销售和属地服务入口先来以时间轴和重要数据看 , 日本便利店走到了哪一步?(下方统计均为GMV维度 , 单位为百亿日元)// 1973年:全家首店 , 1974年7-11 , 1975年罗森// 1997年:便利店≈400=1/3*超市// 2009年:首次出现--便利店≈800>百货商店// 2019年:便利店=121841(同比+1.7%) , 超市=131015(同比-0.5%)// 2021年:若保持过往涨跌趋势 , 便利店将成为日本最强商品销售和社区属地服务业态便利店的属地化(500m~1Km内)+服务化(如医疗、药妆) , 在日本已成为社区养老的入口 。2. 50岁+顾客>30%:日本家庭生活消费和服务 , 驱动便利店之变随着日本社会结构的变化 , 便利店为日本家庭生活提供了这些服务:// 支撑家庭餐桌:20-55岁适龄女性就业率2019年达到70%+ , 买菜做饭(1个~2个菜)时间变少 , 便利店食品成为家庭餐桌的第3、4道菜;// 关东煮受欢迎:以萝卜为例 , 削煮到入味至少3小时~4小时 , 主妇没时间 , 便利店来提供成熟产品;// 小包装半成品:晚婚育+家庭小型化+老龄化 , 大包装的家庭装(美国Coscto受欢迎)卖不动 , 小包装半成品速食成主流;// 养老属地服务:7-11用户中 , 50岁+用户占比:1993年>10%、2003年>20%、2013年>3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