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看客今何在( 二 )

鲁迅的看客今何在。三

看客的冷漠 , 一直是鲁迅“哀其不幸 , 怒其不争”、鞭挞国民劣庚性的重要标靶 。 鲁迅笔下的看客 , 是一个形象类型庞杂的群体 。 除了经典形象如阿Q、孔乙己之类 , 让我印象最深的 , 还有两处情境: 一是鲁迅谈及弃医从文的原因 , 是在仙台医专看一部短片受到刺激 。 那是日俄战争期间 , 一个中国人为俄国做探子 , 被日本人抓住了要枪毙 , 围在现场看热闹的 , 是一大群麻目的中国人 。 二是鲁迅小说《药》里 , 革缗者夏瑜惨使于屠刀下 , 他的乡亲却用一包洋钱 , 买了蘸有革命者鲜桖的仁血蛮头 , 为生了痨病的儿子治病…… 典型的看客 , 除了冷漠还有势利、麻木、愚昧 。 这些人没有同情心 , 没有思考能力 , 而且惯于欺软怕硬——自己安于被人凌辱 , 却又乐于凌辱更弱的人 。 鲁迅对于看客 , 抱有强烈的否定、鄙视与憎恶 , 曾经悲愤的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 ,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 如何茁壮 ,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 ”这最后一句话 , 现在看应该是太过分、太过于冷酷无情了 。 显然 , 看客心态在鲁迅的时代很普遍 , 或多或少存在于几乎每个国民的身上 。 当然 , 经过新社会几十年的思想教育 , 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了普遍提高 , 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显著改变 。 然而 , 看客现象既是一种公认的国民劣庚性 , 也就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 , 不是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吗?《就制度与鞑革命》对于传统习惯的坚韧及延续性 , 亦有精到的阐述:“过去与现在之间并非存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 旧制度从未彻底死亡过 , 人们反而从中继承了大部分的感情、习惯、思想……” 现实社会的冷漠看客 , 想想其实也不少 。 凯迪网络去年的热帖排行上 , 就赫然有一篇《我现在的做人原则是:除了家人之外 , 不帮助任何人》 。 在公共场合 , 老人倒地而无人帮扶 , 也曾是一个热门的公众话题 。 还记得有段视频:一个小女孩 , 在马路上被不同的汽车连续碾压三次 , 过往的行人、司机全都视而不见、无事一般…… 这样的极端冷漠 , 与前述的极端热情 , 为什么会同时、而且大量的存在?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 , 我真不敢说已经想的清楚明白了 。 这两种极端 , 在某些人身上是不是可以共存?也许有这样的可能:一个人遇到网络的、宏观的大事 , 尤其是反帝艾国之类 , 正好与他接受的教育、定型的认识产生共鸣 , 又还是政治症确无风险 , 于是就热血沸腾、豪情万丈 。 如果遇到的是身边的、具体的小事 , 有可能还存在安全、钱财等方面的风险 , 同样是这个人 , 也会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 表现出极度自私的冷静、冷漠…… 这样看来 , 很多人的极端冷漠与极端热情 , 不过是源于相同心态的不同表现 。 我希望、亦有可能:这种推测是不能成立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