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最后十年,为什么怂了

1842年3月 , 春风灌满开封城 。 此时距林则徐以“戴罪之身”来到开封祥符工地 , 投身黄河大堤修复工作已经半年多了 。 在这段时间里 , 林则徐每天黎明便去河堤工地督工 , 常常深夜三四更才得休息 。 虽然“身体难支 , 屡欲乞疾” , 但想到河南、安徽两省六府二十三县正在洪灾中挣扎的百姓 , 也为自己能“效力赎罪” , 林则徐还是咬牙坚挺 。 如今 , 黄河大堤已赶在春汛前修复完工 , 百姓们再不用遭河患之苦;主持修复大堤的好友王鼎也上书道光帝 , 直言“林则徐襄办河工 , 深资得力” 。 假如皇帝开恩 , 能按照惯例论功行赏 , 让林则徐“将功折罪” , 他大概就可以免于流放新疆 , 甚至能继续留在东南 , 为大清抗英 。 然而 , 随着3月10日浙东战役清军的惨败 , 林则徐的希望最终变成了失望 。 在道光帝回复的谕旨中 , 所有参与治河的官员都得到奖赏 , 但林则徐得到的只有道光帝饱含恼怒的一句话: “林则徐仍遵前旨即行起解 , 发往伊犁(今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 ” 打碎的牙往肚子里咽 。 写下“人事如棋浑不定 , 君恩每饭总难忘”的诗句 , 林则徐收拾行囊继续西行 。

林则徐的最后十年,为什么怂了

▲ 林则徐(1785-1850) 走到西安的时候 , 林则徐病了 。 他向清廷请病假 , 就地租房子住下养病 。 其间他把妻儿接到西安团聚 。 经过两个月的“缠绵医药” , 林则徐“疟始渐止” , 再一次踏上流放之路 。 临行前 , 他写了《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 其中一首 , 后人耳熟能详: 力微任重久神疲 , 再竭衰庸定不支 。 苟利国家生死以 , 岂因祸福避趋之 。 谪居正是君恩厚 , 养拙刚于戍卒宜 。 戏与山妻谈故事 , 试吟断送老头皮 。 这是对家人的安慰 , 也是对自己的安慰: 只要对国家有利 , 绝不惜命避祸 , 远戍新疆就远戍新疆吧 。 的确 , 为了国家 , 林则徐一点也不惜命 , 不避祸 。 但鸦片战争之后 , 他变了 。 这场爆发在两个文明之间的不对称战争 , 让林则徐备受打击 。 战前 , 林则徐对击败英国信心满满 。 比如在写给英国国王的信里 , 林则徐就说了: “如茶叶大黄 , 外国所不可一日无者也;中国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 , 则夷人何以为生?” 在他看来 , 英国人的生活离不开中国特产茶叶和大黄 。 所以一旦断绝贸易 , 英国人就“无以为生”了 。

林则徐的最后十年,为什么怂了

▲ 茶叶 , 大清国的“秘密武器” 关于英军的战斗力 , 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里 , 林则徐又说: “夫震于英夷之名者 , 以其船坚炮利而称其强 , 除枪炮之外 , 击刺步伐 , 俱非所娴 , 而其足裹束紧密 , 屈伸皆所不便 , 若至上岸 , 更为无能 。 ” 在林则徐的汇报中 , 英国人无非海军厉害 , 除此之外一无所长 , 尤其他们的步兵腿裹得太紧了 , 屈伸不便 , 一上岸就废了…… 直到定海失陷后 , 林则徐仍然坚持这种看法: “彼等之所持 , 只在炮利船坚 , 一至上岸 , 则该夷无他技能 , 且其浑身缠裹 , 腰腿僵直 , 一仆不能复起 , 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夷 , 即乡井平民 , 亦足以制其死命 。 ” 由于英军“浑身缠裹 , 腰腿僵直” , 一趴下就站不起来 , 莫说是清军兵勇可以“手刃数夷” , 就算是个平头百姓 , 都足以要了英军士兵的命…… 然而结果是 , 大清一直败 , 阵阵败 , 从头输到尾 , 不仅海战打不过 , 陆战也毫无还手之力 。 作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中西之间的差距 , 这一回林则徐终于看透了 , 而且看得那么痛 。

林则徐的最后十年,为什么怂了

▲ 马嘎尔尼访华 , 让中国人误解洋人的腿不会打弯 只是战败的打击还不够 。 由于清廷将中英开战归咎于林则徐禁烟不善 , 自战事不利于清廷开始 , 朝中关于林则徐的非议便铺天盖地 。 在许多人口中 , 若要与英国议和 , 首先就要惩办林则徐 , 宛如南宋初年 , 要与金朝议和就得惩办岳武穆一样 。 当初道光帝委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 , 到广东督办禁烟时 , 曾明确表示要林则徐“力杜来源” , 而自己“断不遥制” 。 如今这“断不遥制”变成了“误国误民 , 办理不善”的诘责 , 变成了“废弛营务 , 办理殊未妥协 , 深负委任”的判词: “从重发往伊犁 , 效力赎罪 。 ” 昨日功臣 , 今日罪臣;昨日恩宠 , 今日责骂 。 甚至立了治河之功 , 都得不到皇帝的宽宥 。 朝中舆论汹汹 , 纷纷指责林则徐是战争之祸首 。 一片谩骂声中 , 那颗“苟利国家生死以 ,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心 , 变了 。 在前往新疆的途中 , 林则徐写信给朋友 。 在信里 , 林则徐谈起中英差距: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 , 若我炮不能及彼 , 彼炮先已及我 , 是器不良也 。 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 , 连声不断 。 我放一炮后 , 须辗转移时 , 再放一炮 , 是技不熟也 。 求其良且熟焉 , 亦无他深巧耳 。 不此之务 , 既远调百万貔貅 , 恐只供临敌之一哄…… 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 , 器良技熟 , 胆壮心齐是已 。 第一要大炮得用 , 令此一物置之不讲 , 真令岳、韩束手 , 奈何奈何!” 人家的大炮能打十里内外 , 我们的大炮却打不到;人家打炮跟放排枪一样啪啪啪 , 我们打一炮就得歇好一阵子 。 正所谓“器不良 , 技不熟” , 光靠“胆壮心齐” , 调百万军队过来也白瞎 , 就算岳飞韩世忠在世也无可奈何 。 中英之间军事上的差距 , 林则徐这段话说的很透彻、很形象 。 在清廷的官僚中 , 这大概是最早透露出“向西方学习”的意思 。 然而紧跟着 , 林则徐又写了一句话 , 特别嘱咐收信人“不要给别人看” 。 也就是说 , 他并不打算将这一想法公诸于世 。 当年 , 在贬谪路上经过扬州的时候 , 林则徐将自己在广州收集、翻译、整理的各种国外信息 , 以及未完成的《四洲志》手稿转交好友魏源 , 嘱咐他将此书完成 。 之后 , 无论林则徐身处何地 , 身为何职 , 林则徐都没有公开提起过“洋务”“师夷”这样的主张 , 遑论大力倡导 。 明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 却又为何缄口不言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