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为什么掀起了“留学日本潮”?

清末为什么掀起了“留学日本潮”?下东洋 , 可不仅仅是便宜 中国近现代史舞台上的那些风云人物 , 很多都有留日的经历 , 比如鲁迅、杨度、黄兴、徐锡麟、秋瑾、蒋介石、蒋百里、阎锡山、胡汉民、汪精卫……等等等等 。 据统计 , 在二十世纪初的头几年 , 从大清国出发 , 选择留学日本的人数 , 几乎为赴欧洲学习人数的总和 。 当年 , 为什么中国青年们都要争先恐后的“下东洋”呢?

清末为什么掀起了“留学日本潮”?

赴日中国留学生合影 客观看 , 主要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国情相近;文化有共通之处 , 好适应;最重要的是投资少、见效快 , 产出高 , 性价比划算;还有日本国内对大清国留学人员的相关产业链比较成熟 , 从政府到各色留学中介 , 都持欢迎态度 , 其中缘由 , 后文会详细讲 。 第一点很好理解 ,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与中国国情大体类似 , 闭关锁国 , 被动的让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 。 之后 , 日本成功尝试了自上而下的搞近代化改革 , 发奋图强 , 脱亚入欧、文明开化 , 没几年效果就杠杠的 。 尤其是甲午战争失败后 , 在巨大刺激下 , 大清国似乎找到了崛起和复兴的榜样 , 出现了向日本学习的高潮 。 随后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 , 也处处效仿日本;张之洞的《劝学篇》更是以老前辈的名义 , 向大清国的有志青年们发出了“到日本去留学”的号召 。 第二是文化相通之处多 。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看汉唐 , 去日本 , 看宋明 , 去韩国 , 看民国 , 来宝岛台湾 。 ” 跟中国多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过 , 文化更为杂合不同 , 长期以来 , 日本处于较为封闭环境中 , 反倒使得一致被认作“正统”汉唐文化能比较完整的传承下来 。 以至于 , 当年的日本文化和生活习惯里 , 也不乏汉家王朝的影子 。 抛开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中的恩怨情仇 , 光在中华文化的保留这方面 , 竟然能让一些号称要“驱逐鞑虏 , 恢复中华”的激进革命人士非常认同日本那一套 , 认为跟满清“鞑虏”比 , 日本文化更接近所谓的汉族正统 。 比较有说服力的像咱们现在看到的清末不少革命人士 , 留下的照片 , 很多都是和服加身 , 一本正经的日本人装扮 。 比如下图 , 最有名的秋瑾和服照 。

清末为什么掀起了“留学日本潮”?

还有孙中山的战友——章太炎 , 和服穿起来还挺有味道 。

清末为什么掀起了“留学日本潮”?

章太炎和服照 此外 , 就是便宜 , 离得近、投资少、拿证快 , 各类中介机构产业链发达 。 上世纪初 , 张之洞提交了《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奏折 , 明确提出:“以后新派总署堂官、章京、海关道员 , 出使大臣及随员 , 必选诸曾经出洋之员……若未经出洋者 , 不得开缺送御史、升京卿、放道员 。 ” , 意思是 , 要想进大清国涉外部门 , 捧上公务员的铁饭碗 , 你必须得有海归身份 。 此外 , 各类政教机构的公务员、教员 , 稍微上点档次的产业部门的管理技术人员 , 都是留过洋的优先 。 那么 , 东洋、西洋都是“洋” , 出于经济和时间效益的考虑 , 自然哪个既便宜又快 , 就更具有吸引力了 。 显然 , 东渡日本的“事倍功半” , 不仅仅适用于有志青年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 也同样迎合了于那些急于跻身于成功人士的年轻人们的需求 。 尤其是那些直接通向官场的学科 , 如法政、军事、警察等 , 总是挤满了大清国的求学者 。

清末为什么掀起了“留学日本潮”?

1907年 , 早稻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合影 , 规模壮观 。 早稻田大学作为知名学府 , 留学生多为政府公助 日本那边呢 , 也是乐开了花 , 为广大中国留学人员量身打造了各类“套餐” 。 先是推出了双轨制教育——为取得中国高中学历的青年们开设速成科 , 学制半年至一年 , 课堂直接配翻译 , 懂不懂日语不太影响拿学历 。 课程集中在最热门的军事、警务、师范等; 面对为较年轻学生 , 则开设普通科 , 学制三年 , 完成言语班后 , 主要提供日本学校的标准课程 。 同样的课程 , 比欧美的学费低廉得多 , 生活费也不高 , 一般中国的小康家庭勉强还能担负起 。 比如家道中落的鲁迅先生 , 就选择了东渡日本 , 先在东京弘文学院上了言语速成班 , 后进入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 现在 , 学校内还建有鲁迅纪念馆 , 原样修复了当年鲁迅听过课的阶梯教室 , 陈列着鲁迅的上课笔记 , 教的作业 , 墙上还挂着鲁迅当年的成绩单——解剖学59.3分 , 组织学72.7分 , 生理学63.3分 , 伦理83分 , 德语60分 , 物理学60分 , 化学60分 。 142人中排名第68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