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生物信息立法保护迫在眉睫( 二 )

在多年前 , 公众对留指纹等行为的警戒阈值比较高 。 比如 , 2010年 , 在教育系统推行的冬季长跑活动中 , 拟规定大学生长跑须先在指定网站实名注册 , 之后每次要通过“指纹打卡”的方式进行现场验证 。 这一规定引发舆论强烈反弹 , 公安部表态称:其他部门是否可以采集民众指纹 , 没有查到法律依据 。 此事遂不了了之 。 近9年过去了 , 指纹解锁、刷脸支付、虹膜扫描等生物识别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公众的警戒和抵触情绪有所弱化 , 但是相关的立法却迟迟没有跟进 , 还是一片空白 。

有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 , 民众生物信息的可使用性大大提高了 ,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 接触机构越来越多 , 信息被反复传播、使用 。 比如 , 现在很多火车站进站前要经过面部识别 , 宾馆入住之前也要经过面部确认 , 原来属于“黑科技”的面部识别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 让普通群众离不开 , 应用范围越来越下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