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仍遭三大歧视:身份偏见 门槛壁垒 融资困难( 二 )

对民营企业的身份歧视 , 不在少数 。 2018年 , 重庆市委统战部大面积调查走访发现 , 一些政府项目为了避嫌 , 有意设置隐形壁垒 , 把民营企业排斥在外 , 以规避所谓“政治风险” 。

同时 , 一些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按照旧观念来办事 , 也让民企有被排斥之感 。 浙江一家密封件企业销售额达到亿元 , 是行业内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 然而 , 这家企业在发展路上没少碰到“隐形门” 。 这家企业负责人告诉半月谈采访人员 , 行业内主导方大都是体制内单位 , 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大多有渠道 。 部分业内主导方至今未能转变计划经济的老思路 , 与之沟通不顺畅 , 对接很困难 。

门槛歧视 , 人为造成“大鱼吃小鱼”

不少中小企业说 , 现在一些本不需要高门槛和准入前置的政府投资项目和PPP项目 , 却给中小企业设置了无法跨越的门槛 , 致使仅有少数大型企业才具备投标条件 , 中小企业要想承建项目 , 必须经过大型企业转手并缴纳一定比例的“管理费” , 人为造成“大鱼吃小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