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重磅! 教育部命题! 2021新高考官方模拟考时间确定! 连考3天, 统一改卷!( 四 )


3、落实基础 , 建构主干知识体系 。 对主干知识的落实要贯穿复习始终 , 应该重视主干知识的梳理 , 关注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内化 , 把握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以古今贯通、纵横联系的方式把知识进行 整合 , 拓展视野 , 拉长时空 , 避免知识的碎片化 , 夯实基础 。
4、深化概念理解 , 把握阶段特征 。 近年来高考命题不断加强对历史概念和阶段特征的考查力度 , 今年的第42题更是明确指向“阶段特征”这个问题 。 要注重以典型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 为载体 , 通过分析前因后果、相互关系 , 在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史实的过程中 , 深化概念理解 , 把握概念的主要类型、考查的主要内涵 , 力求准确到位 。
5、提升关键能力 , 强化“问题意识” 。 高考命题关键能力的考查 , 指向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等3项关键能力 。 2020年全国 I 卷试题和前几年全国卷一样 ,都是在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基础上 , 考查考生关键能力 。 因此 , 高三复习不能简单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机械记忆层面 , 应该以问题为导向 , 立足教材而又超越教材 , 通过加强课外阅读 , 并将它与课内主干知识联系 , 加深对书本主干知识的理解运用 , 提升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
6、强调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高考要为时代的发展服务 ,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 。 考生要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思考 , 联系社会生活和现实热点问 题 , 把“家事、国事、天下事”与所学内容联系起来 , 学会以史为鉴 。
7、复习不是“简单重复” , 复习的核心功能是“温故而知新” 。 高效率的复习是以新带旧 , 即利用新知识引领旧知识的复习 , 利用新问题深化旧知识的理解 。 因此必须明确各轮次的备考目标和复习重 点 。 现以三轮复习为例 , 各轮次复习需要抓住以下要点:
第一轮复习 , 主要目标是打基础 。 把课标和教科书专题的体例初步转换为通史体例 , 初步形成古代——近代——现代的历史时空观念 。 梳理考点 , 抓住高考关注的“必备知识”;突出重点 , 掌握必考 的重要史实、基本概念和主要原理;拓展视野 , 在重点内容上补充阅读材料 , 拓展知识视野;深化理解 , 站在历史专业高度理解主要史实和概念;学以致用 , 在理解基础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
第二轮复习 , 主要目标是通史下的历史专题的知识网络定型 。 加强专题限时训练 , 以专题知识为主线 , 以高频考点为重点 , 注重专题的横向联系 , 深化理解 , 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强化大题量专题限 时训练 , 有效提高答卷速度 , 着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建议在这个阶段合理控制考练密度 , 专题限时训练与专题复习配套 。
第三轮复习 , 主要目标是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内化规范 。 进行组合训练 , 全面提升 。 在进行各种规范训练的同时 , 以某一模块为抓手 , 尝试多角度切入 , 融会贯通主干知识 。 通过综合考试、拓展阅读、 单题突破、真题再练、错题重做等方式合理搭配、交叉进行 , 全面提高阅读理解、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最后 , 在考前冲刺阶段 , 通过适度考练、心理调适、查漏补缺 , 回归学科知识体系 。 可以按照通史体系 , 系统梳理一遍课本的知识要点 , 独立完成大事年表的编制 , 重构和回归学科知识体系 。
备考建议:应以薄弱短板作为突破口
2021年起 , “3+1+2”新高考方案 , 高考方式进入选择模式 , 语数英仍然采用全国卷 , 物化生史地政六科由各省自主命题 , 地理学科由全国卷回归自主命题卷 , 由综合卷变为单科卷 , 面临试卷 结构、命题风格等方面的变化, 对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 。
1、2021年的高考复习 , 应以薄弱短板为突破口 , 师生相互配合 , 开展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 。 随着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转变 , 高考复习中应加强和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进 阶思维(高阶思维)研究 。 例如运用思维地图梳理知识 , 进行意义记忆与理解 , 把握各知识点的纵横联系 , 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 , 建构相关知识的网络体系 , 促进发展与培养学科进阶思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