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他准确判断云层助我军击落两架敌机

今年89岁的唐毅 , 老家高港区刁铺镇 , 目前居住在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文苑社区 。 当年 , 唐毅作为志愿军空军司令部的一名气象兵 , 在朝鲜一线参战 , 运用专业知识助我军击落两架美军飞机 , 也曾两次在美军飞机扫射下死里逃生 。
初中报名参军 , 被选调北京参训
11月16日上午9点多 , 在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下 , 采访人员敲开了唐老家门 。
“你好啊 , 欢迎家乡报社的采访人员!”年近九旬的唐毅精神矍铄 , 乡音无改 。
唐毅兴冲冲走进房内 , 取出崭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 “我退休前在内蒙古气象台任职 , 这纪念章是从内蒙古气象局寄到扬州气象局 , 然后再转交到我手中的!”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 , 1950年10月 , 正在泰州中学上初三的唐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 报名参军 。 1951年元旦 , 他服从部队安排 , 从扬州分配到南京海军联校 , 学习轮机专业 。
半个月后 , 北京海军司令部一位参谋来到唐毅所在学校 , 紧急抽调10余名品学兼优学生到北京培训 , 唐毅位列其中 。 后来唐毅才得知 , 此次他被安排到中央军委气象局干部培训班学习 。
“培训班设在北京德胜门里的羊房胡同 , 这个我印象特别深 。 ”唐毅说 , 那时 , 国内气象人才很少 , 气象观测还属于高科技 。
唐毅说 , 此次他们460名学员培训4个月后 , 第一批气象观测员毕业 , 又留下100人继续培训气象预报员 , 他是其中之一 。
“学气象观测还行 , 学气象预报真的很难 , 后者涉及到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等 , 比较高深 。 ”1952年初 , 唐毅从培训班毕业后 , 被分配到丹东志愿军空军司令部 。 他清楚地记得 , 自己是1952年4月1日开始在指挥所正式值班的 , 那天恰好是他的生日 , 当时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做气象预报员 , 为空军服务 。
准确提供数据 , 助力击落敌机两架
1952年5月的一天 , 空军司令部接到报告 , 有4架美军飞机飞到平壤上空扔炸弹 。 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问唐毅:“平壤天气怎么样?”唐毅回答说:“平壤上空有两层云 , 一层高积云 , 3000多米;一层层积云 , 1500米左右 。 ”刘震接着问:“云层能保持住吗?”唐毅肯定地答道:“能 , 能保持大约两个小时 。 ”
就这样 , 根据唐毅提供的精准气象数据 , 当天 , 志愿军空军出动飞机 , 利用云层掩护 , 从8000米高空出击 , 穿云下降 , 成功击落两架美国飞机 。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 , 美军侦察机还不时在朝鲜上空飞来飞去 。 1955年春天 , 唐毅在值班时 , 一架美军侦察机从汉城起飞后经过白翎岛一路向北 , 飞到丹东沿岸 , 在上空兜圈子 。
【唐毅|他准确判断云层助我军击落两架敌机】“当时是阴天 , 美军的飞机在云里 , 高度大约3500米 。 ”唐毅介绍 , “当时首长问 , 我军飞机能否起飞 , 我回答:能 , 云层无积冰 , 可以盲飞 。 ”我军飞机起飞后 , 依靠雷达引导 , 很快就击伤美军飞机 。
“气象知识虽不是枪炮弹药 , 但在战争中有着看不见的巨大作用 。 打个比方 , 如果没有气象技术支持 , 海军、空军就等同于盲人 。 ”唐毅还记得 , 有一次 , 空军司令员刘震摸着他的脑袋问:多大了 , 在哪里学的气象知识 , 学了多长时间?得知唐毅才20岁出头 , 刘震说 , 你们这么年轻 , 就掌握高科技知识 , 我们国家有希望 。
死神两次擦肩 , 退休后研究不止
“志愿军机场在国内 , 美国飞机时不时过来偷袭 , 沈阳以东都属于战区 。 ”唐毅回忆说 , 在朝鲜战场 , 他也有两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 。
第一次是1952年7月 , 他到指挥所外面的茶炉上倒水 , 搪瓷缸很烫 , 他便端着搪瓷缸在外面等水凉 。
这时美军飞机发现了他们 , 突然冲过来一阵子弹扫射 。 他和烧水的战士对面而坐 , 一排子弹正好扫射在他俩之间的地上 。 烧水战士戴的大草帽被打飞了 , 捡起来一看 , 上面一个洞 , 当时两人相距不到一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