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95后”女银匠拍短视频让非遗“活”起来

大山里的“95后”女银匠拍短视频让非遗“活”起来

----大山里的“95后”女银匠拍短视频让非遗“活”起来//----江 苏 龙 网 http://www.jiangsulong.com

图为潘雪在制作银饰 。  周燕玲 摄

  中新网贵州凯里11月15日电 题:大山里的“95后”银匠拍短视频 让非遗“活”起来

  作者 周燕玲

  柚子树下 , 扎着马尾辫、身穿蓝色印花麻衣的“95后”潘雪 , 在摄像机镜头前用焊枪把银料液化成银条 , 并用2斤重的铁锤反复敲打 , 随后用长满老茧的双手紧握铁钳用力从拉丝眼板上拔出雪亮银丝 , 毫米级的银丝经过编织、堆垒、掐花、攒焊 , 一个铜鼓吊坠就成型了 。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属于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潘雪将4个小时制作过程经过剪辑、配乐后缩短为1分钟的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 像这样的短视频 , 潘雪已发布了100多个 , 目前累计点击率超过1亿人次 。

  “让非遗走出‘深闺’就要利用一切机会向世人展示 , 拉进与普通大众的距离 。 ”潘雪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互联网+”时代非遗保护和传承需更接地气才能“活”起来 。

大山里的“95后”女银匠拍短视频让非遗“活”起来

----大山里的“95后”女银匠拍短视频让非遗“活”起来//----江 苏 龙 网 http://www.jiangsulong.com

图为潘雪制作的耳饰 。  周燕玲 摄

  潘雪出生在素有“非遗之冠、银饰之都”美誉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因对银饰充满兴趣和热爱 , 小学五年级她就开始拜师学艺 , 师从银匠世家第四代传人张永富 , 并在大学三年级时系统学习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

  在潘雪看来 , 非遗只有用起来才能“活”起来 , 而用起来的前提除牵手现代设计外 , 还得让外界了解、熟知非遗的制作过程 。 跟着师傅学习银饰制作时 , 潘雪就会通过短视频或直播的方式分享制作过程 , 并在网上销售亲手制作的银饰制品 。

  起初 , 潘雪拍摄的视频鲜有人问津 , 直到2019年9月底发布一条制作凤回头耳饰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播放量超过200万人次后 , 她的人气开始提升 , 随之银饰制品订单也多了起来 。

  “很多人看到自己在网上纯手工制作银饰后 , 纷纷把之前买的银饰寄过来翻新 。 ”潘雪说 , 有些人还会发来设计图 , 进行“私人定制” 。

大山里的“95后”女银匠拍短视频让非遗“活”起来

----大山里的“95后”女银匠拍短视频让非遗“活”起来//----江 苏 龙 网 http://www.jiangsulong.com

换上苗族服饰的潘雪在直播带货 。  周燕玲 摄

  2020年初 ,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 , 潘雪师傅的银匠铺面临无路可销的困境 。 为了拓展销路 , 潘雪白天锻造银饰 , 晚上换上苗族服饰进行直播带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