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 | 著名播音艺术家关山离世!永远的声音传奇( 二 )


关山(左)与播音员齐越(中)、 夏青(右)
关山说 , 当听到自己的声音将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物演绎得生动鲜活 , 当得到台里同事乃至社会听众的充分肯定时 , 他便认定要将播音这条路走下去 , 要用自己最美的声音和最细腻的感情来诠释好每一个作品 。
关山取自《木兰诗》
上世纪50年代 , 由于播音员属于机要人员 , 播音时不能在节目中直呼本名 , 需要取一个播音名 。 恰巧在录制《木兰诗》时 , 关山瞥见“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一句 , 顿感“关山”一词刚强坚毅适合男性 , 便取名“关山” 。 伴随着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演播作品 , “关山”这个名字融进了几代听众的记忆里 。
1963年 , 年仅29岁的关山就已经小有名气了 。 那年 , 全国人民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群众活动 , 贺敬之的长诗《雷锋之歌》就写于那个时期 。 据关山讲 , 当时电台文艺部的编辑将这首长诗急匆匆地交给他 , 郑重地告诉他 , 一定要播好 。
关山说 , 雷锋的事迹在当时已经家喻户晓了 , 但自己对其了解仅限于一些新闻报道 。 已有8年播音工作经验的他明白 , 想要读好作品 , 不仅要字正腔圆 , 要会用力用气 , 更主要的是得抓住神韵 , 而这神韵则是要靠大量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以及人物性格、事迹等等之后才能把握好 。 于是 , 关山赶快找来身边有关雷锋的所有资料 , 包括雷锋日记和各种报刊 , 只要有提到雷锋的 , 他都一字不落地仔细看 。
关山的夫人高琳回忆说 , 当初关山在准备录播《雷锋之歌》的时候 , 近乎于一种痴迷的状态 。 当时 , 关山的母亲正患严重的哮喘病 , 家人的全部重心都在照顾老人身上 。 爱人劝他 , 如果忙不过来就赶紧告诉领导换其他人去录制 , 可关山却坚持要录 , “雷锋精神太感人了 , 我必须去!”就这样 , 关山每天一边照料病中的母亲 , 一边为录音做各种准备 。
在诗中有一段话 , 关山琢磨了半天也搞不明白 。 “年轻时的我性子急 , 也没多想 , 提笔就给贺敬之写了封信 , 表达自己的疑惑 。 没想到 , 他竟然很快就给我回信讲明了诗文的词意 。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 , 关山慷慨激昂地一气呵成完成了长达47分钟、一万多字的《雷锋之歌》 。
录制后的第二天 , 《雷锋之歌》在电台公开播放了 。 很快 , 电台就收到听众的几百封来信 , 纷纷表示受到《雷锋之歌》的感动 , 要求电台再次重播 。 不少兄弟电台也过来请求复制 , 再拿回当地播放 。 有一次 , 关山正在一次公益演出中投入地朗诵 , 情浓时刻竟由于过度激动忘了词 , 他正不知所措 , 却听见台下几位观众念出了下一句 , 算是替他救了场 。 “我特别感动 , 倒不是说自己免除了尴尬 , 而是《雷锋之歌》那么长的一首诗 , 却有这么多人可以倒背如流 , 有这么多人可以在诗中觅得知音 。 ”
关山记得 , 那阵上班的时候总会有人跑来告诉他 , 传达室有专门来找他的听众 。 “有的是喜爱文学诗歌的 , 想过来和我探讨;有的是迷上了朗诵 , 希望得到我的专业指导 。 ”这几十年中 , 关山因《雷锋之歌》与许多朗诵爱好者结了缘 , “他们之中有小学生、工人和农民 , 很多人是想得到些专业启发 , 我都会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 , 我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 ”
长篇小说演播作品走进千家万户
提起关山 , 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就会回想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 街坊四邻聚拢在一起 , 围坐在收音机旁收听长篇小说的情景 。 那个时候 , 许多文学作品 , 也正是通过广播 , 才有声有色地走进了千家万户 。
关山初涉广播电台那些年 , 正值群众文艺创作热火朝天发展期 , 一大批文学小说面世 。 电台里的“长篇连播”恰逢其时 , 纷纷推出有声小说 。 “1959年 , 群众大搞文艺创作 , 一批新小说问世 , 《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创业史》全出来了 , 长篇一出来就要有人播讲 , 老百姓也爱听 。 “后来 , 关山接受了播讲长篇小说《红旗谱》的任务 , 一经播出大获好评 。 自此之后 , 关山的长篇小说演播打响名号 , 尤其擅长演播部队题材的作品 , 对侦查活动和战斗场面播得非常精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