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财经|隔靴搔痒,百度无人驾驶把“出租车”做成了“公交车”


江苏龙网_原标题是:隔靴搔痒 , 百度无人驾驶把“出租车”做成了“公交车”
蓝鲸财经|隔靴搔痒,百度无人驾驶把“出租车”做成了“公交车”
本文图片

投稿来源:科技不吐不快
AII in AI的百度似乎要迎来收获期 , 前不久刚将小度科技独立融资 , 近日百度的Apollo GO无人驾驶出租车也在北京上线运营 。 不过 , 资本貌似对百度的AI成果并不感到兴奋 , 百度的股价没有出现大幅变动 。
在近日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峰会上 , 李彦宏表示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研发费用已占到收入的19% 。 而根据百度财报显示 , 2019年百度全年营收为1074亿元人民币 , 粗略算一下百度每年对人工智能技术投入超过200亿 。 如此大的研发投入 , 何时能赚回来 , 才是业界所关注的 。
百度Apollo无人驾驶“出租车”被限制成了“公交车”?
虽然百度Apollo GO在北京正式对外接客 , 但相应的限制条件有很多:
①站点限制 , 只能在规定的15个站点上下车;
②人数限制 , 每辆车最多有2名乘客 , ;
③座位限制 , 乘客只能坐在后排位置;
④年龄限制 , 乘坐人需年满18至60周岁;
⑤时间限制 , 周一到周日的10:00-16:00;
⑥驾驶限制 , 每辆车配置安全员 , 掌控方向盘;
⑦路线限制 , 非规划审批许可路线 , 不许通行 。
诸多限制之下 , 百度Apollo的正式接客更多是象征意义 , 目前的市场使用价值不大 。
随着技术持续成熟以及政策不断放宽 , 以上限制条件陆续会被取消 , 其中人数、时间、年龄等都是车辆直接相关的限制因素 , 不涉及到外界环境问题 , 比较容易解决 , 较难解决的是给无人驾驶出租车配置上下客站点的问题 。
用户叫出租车服务要么是扬招方式伸手示意路过的出租车需要乘坐 , 要么是在某一位置通过手机下单 , 等出租车司机接单后根据导航位置来接客上车 。 用户下车时 , 到达目的地附近可以随时示意司机路边停车即可 。
而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使用方式是需要用户先到指定的上下车站点 , 然后通过手机下单 , 在规定站点等待对应车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 用户下车的时候也需在指定站点才可以下车 。
现阶段 , 百度Apollo限定站点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 主要是出于车辆运营上下客的便捷性与可控性角度来考虑的 。
首先上车时 , 固定站点的好处是可以做到“人等车” , 而不是“车找人” 。 在大城市打车 , 有时候导航的定位不准 , 出租车司机也需要打电话问用户的具体位置 , 无人驾驶的出租车没办法打电话给用户沟通具体位置 。
【蓝鲸财经|隔靴搔痒,百度无人驾驶把“出租车”做成了“公交车”】另外下车时 , 用户下车的位置随机性非常大 , 有的用户需要让出租车司机开到园区里或者小区内 , 有的用户会让司机路边随便找位置停靠 。 固定站点的作用就是将个性化的停车下客需求统一化 , 不然用户随时让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停车容易出现意外情况 。
然而 , 限制乘客上下车站点 , 对百度而言方便了运营管理 , 但用户体验却不太友好 。
大众打车本来是图省时省力的个性化需求 , 结果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却是定点上下的公交化服务 。 那么 , 对用户而言 , 正常情况下 , 除非其他方面有足以让用户妥协余地 , 例如价格更低 , 或者没有其他出租车和网约车可选 , 否则用户为何要选择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呢?
“随时上下车”看起来是小问题 , 但对无人驾驶出租车非常重要
当然 , 很多人会出于好奇心而去体验一下无人驾驶出租车 , 那把无人驾驶出租车作为一二线城市的体验服务或许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用户 , 但正常情况 , 价格没有优惠 , 服务能力又下降的出租车服务 , 很难得到多数用户支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