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图片社区的发展是否会出现垂直的细分社区

最近一直在思考图片社交的相关问题,本来是想找一些翔实的数据来说明的,但是....总之想到哪里就说哪里的吧。1、当我们说社交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拉出在国内成功过的社交产品来看:QQ、人人、微信、陌陌、YY(有争议吗?)等等,你会发现,如果你说你是一个社交产品,那么你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你正在帮助用户建立关系、或者是加强关系。 早期用QQ的人,没有熟人关系,大家都是陌生人,我们因为孤独和好奇而使用,慢慢的把自己在线下的关系聚合到了线上。其实QQ出现的时候没有社交产品的概念,QQ压根不知道自己是个社交产品,QQ出现的本质是解决了沟通效率的问题。YY发展的促力是它解决了初期游戏人群的沟通问题,这本质上也是效率的解决。所以,其实你可以看到,QQ也好,YY也好,它们雏形初现的时间都比facebook类的产品早。互联网产品的进化大体如此,你先解决的是效率的问题,然后才会去解决孤独感这件事。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涌入了大量的用户,用户关系慢慢沉淀下来,然后你突然意识到,我居然是一个社交类的产品!2、什么是图片社交 圈内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图片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比较文字而言它更加文艺,big更高,并且滤镜、贴纸和标签能够让用户在玩儿图片的时候的体验变得有趣,一个普通人也能做出一张高质量的图片。所以图片社区一定是下一个爆发点,如同ins一样。这个道理看似是说得通的,以nice为例,它用各种图片加工的工具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然后它再通过各种产品表现去促进用户建立关系------很完整的产品逻辑。但是实际情况如何,nice有没有按照如同微信或者人人一样的社交产品的发展情况来走呢? 下面是一张nice和微信的百度指数(用nice做关键词的话误差会较大,所以没有选用,但是强调一点的是,哪怕用nice来做关键词,这个曲线依然是稳中下降)标签图片社区的发展是否会出现垂直的细分社区
【标签图片社区的发展是否会出现垂直的细分社区】
标签图片社区的发展是否会出现垂直的细分社区

我们无需比较两个产品的绝对参数,只看趋势走向。社交类的互联网产品不存在任何闷声发大财问题,如果你一直高走,关注度一定会随之而上,但nice并没有,甚至nice的高潮都很短。所以至少可以证明一件事:在那轮融资完成后,nice并未如我们熟知的那些社交软件一样持续爆发。 我曾经做过3次校园深访,从1、2、3流大学中选择了大概25个大学生做深访,得到的结论是:1、在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中,QQ用的比微信多(别不相信);2、男生几乎不用nice和in;3、女生中nice或同类图片产品的使用率大概是10%;4、用nice(或其他图片类产品)的目的是P图和使用好看的贴纸。5、女生看到好玩儿的图片产品会有下载的冲动,但是玩腻了就删掉。 所以nice是社交产品吗?尽管它可以给自己这个定位,可以为之努力,但是用户是否买账?我认为至少现在还不是。3、我们是否需要图片社交? Nice的CEO曾经说过“图片社交只是形式,晒才是用户需求”。我个人是非常同意,无论是图片也好、视频也罢,终究是一种表达方式,核心目的还是分享。我认同nice的种子用户能在初期分享潮装潮牌的时很容易发掘同好,从而找到认同感并建立关系。但用户基数变大之后,普通用户在nice里面发觉同好的能力是变弱了,因为对于基于兴趣而言的社区,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用户对某些事物拥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国内的互联网用户,哪怕大部分中国人,他们真的有自己的爱好吗?(喜欢打羽毛球是不是爱好?不,那只是你众多不擅长的体育运动里面,你比较熟悉的一个而已!)我认为至少目前为止,中国的网民们还在急于解决孤独感的问题,任何big太高的产品都是小众。 那么,我们是不需要图片社交的产品了?不是。我们需要,甚至分享图片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表达方式。但是,我们正的没有图片社交的产品吗?请看下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