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出了个人频道,徐达内也上架自己的新闻app,这种脱胎自微博博客而今越来越专业化的自媒体能走多远,会咋发展

嗯,这事儿是个半新生事物。1997年北邮鸿雁传情BBS为邢育森设立了专版。此前他的小说借寄在“心情故事”之类的版面上。毕业以后不久专版关闭。过了几年,邢育森抛弃了自己的密码安全博士专业干起了网站,再过几年,专攻网络作家了。邢育森的这个过程,应该是网络时代个人事物的公众传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模型。不知道“自媒体”这个说法是否有其科学性?跟明星不一样吧?明星的营养更多来自一个团队,借自己的身体器官(主要是脸、胸、腿)、动作、气质承载,来传递给公众以便其获取一时之乐,或者增长一些见识。“自媒体”的营养就靠自己了吧?个体的知识和话题的深度、宽度、创新度终究不能和组织比,其实和组织也无法脱钩的,比如崔永元在微博上可以说一些CCTV的窗口里说不完、说不了的事,和在CCTV上说的事互补一下。窃以为,所谓自媒体,不管是单干的个人(韩寒类)还是和组织挂钩的个人(徐达内类),它的生命期,短的几个月,最长是人的一辈子。不过如果哪人要有毛那实力,就把《x主席语录》搞成几辈子的媒体也可以,这样就比唐伯虎他们那个时代靠几张宣纸或者容易风化的石刻来搞个人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年代规模更大了。
■网友
要说自媒体的发展过程,最早追述到孔子讲学也不为过。咱正经点说,博客、微博、自媒体等演变形式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自媒体的发展脉络,为什么是一定程度呢?因为漏了另一个关键因素:社交。博客作为自媒体最初的形式,也诞生过像老徐这样的社会名博以及像某些猪头一样的IT名博,但这种名博没有社交性质,留言与评论根本起不了交互的作用,但这一点被微博改进了。微信能够迅速崛起,依靠的正是社交网络的不二法门:强关系。当新浪微博信息泛滥过度嘈杂的时候,微信内容却因为朋友这种强关系的自动过滤,粘性与互动性前所未见,也顺利的早就了如今的自媒体产品。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大平台来说,问它能走多远有点忒高瞻远瞩,我不是上帝。但就目前而言,自媒体并没有非常专业化。自媒体的盈利模式尚且在探索阶段,主要无非以下几种:广告投放、收费阅读、公关费用和线下活动。就平台上而言,刚刚开始跑马圈地,腾讯产品矩阵的造星运动也远远没有开始,这个有着数亿活跃用户的帝国中,想象空间还大得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