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国医大师路志正:总心慌的人,该补脾了!一张大方子,教会我很多

中医|国医大师路志正:总心慌的人,该补脾了!一张大方子,教会我很多

文章图片

中医|国医大师路志正:总心慌的人,该补脾了!一张大方子,教会我很多

文章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藏象生理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总觉得 , 中医是一块瑰宝 。 它对疾病的调治作用 , 有些时候是西医难以企及的 。
我说这话 , 绝对不是盲目自大 。 我有数不清的验案 , 可以作为佐证 。
接下来 , 我就给你说一个例子 。
故事的主人公 , 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 , 路志正老先生 。
路师的生平 , 我就不多说了 。 中医爱好者 , 自己到网上查一查好了 。
有一回啊 , 路师接待了一个患者 , 年17岁 , 男性 。

这个男孩啊 , 素来体弱 。 大概是5年以前 , 就有胃下垂的病史了 。
就医的前三年 , 他还多了一个毛病 , 就是阵法性的心悸、心慌 。
【中医|国医大师路志正:总心慌的人,该补脾了!一张大方子,教会我很多】最初的时候 , 发作没有规律 , 有的时候一天数次 , 有的时候好几个月来一次 。
两年前 , 因为一次感冒 , 患者的心悸心慌症状加重了 , 而且伴随胸前疼痛 , 每2到3天发作一次 。

这个患者到医院做了24小时心电图 , 检查结果显示是有房室传导阻滞 。
患者经过西医调治 , 效果一般 , 后来转投中医 。
刻诊 , 见患者脉象结、舌苔薄白、舌边有齿痕 。 身体瘦弱、言语不多、精神不振 。
路师问 , 你的胃下垂现在如何了?
患者父母答 , 比以前好多了 , 但是没有完全好 。
路老师点点头 , 写了一张配伍 。 方见——
太子参12克 , 西洋参10克(先煎) , 小麦30克 , 炒柏子仁15克 , 素馨花12克 , 当归12克 , 川芎10克 , 炒白芍12克 , 茯苓30克 , 半夏12克 , 厚朴花12克 , 炒枳实15克 , 甘草8克 , 八月札12克 。 水煎服 。
结果怎样 , 服药后两周的时间里 , 心悸仅仅发作过一次 , 持续5分钟即止 , 胸前没有疼痛感 。 再后来 , 路师遵原方稍作加减 , 最后用药一个多月 , 心悸之感完全消失 。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路师曾经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表示 , 治疗心慌心悸 , 当重视补脾 。 我觉得 , 这是对此案的最好注解 。
我们都知道 , 从中医藏象理论的角度来说 , 脾属土 , 心属火 。 火能生土 , 心为脾之母 。 脾为心之子 。 中医有一个讲法 , 叫做“子盗母气” 。 就是说 , 子脏亏虚 , 必然影响到母脏 。 所以脾气不足的人呢 , 心气也会受损 。 这个不难理解 。
就这个患者而言 , 你看他 , 素来有胃下垂病史、舌有齿痕 , 体瘦乏力、精神不振 。 这显然是胃气亏虚啊 。 脾不足 , 子盗母气 , 则心气不足 。

所以 , 与其治心 , 不如治脾 。 脾强健了 , 好比母亲不再为儿子担忧操心了 , 那母脏的状态 , 自然也就好了 。
不过 ,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 就是补脾 , 必须调肝 。 肝属木 , 木能克脾土啊 。 肝不好 , 肝气不畅 , 就会克伤脾土 。 这个情况下 , 你怎么补脾都不行 , 事倍功半 。 所以啊 , 把肝调好 , 肝好 , 脾好 , 大家都好 。
我这么一说 , 你就懂了 。 路师配伍里头 , 太子参、西洋参、茯苓健脾益气 , 半夏、厚朴花、枳实 , 和胃降逆 , 素馨花、八月札理肝气 , 当归、川芎、炒白芍柔肝 。 最后 , 用小麦、柏子仁、甘草养心安神 。 这就是基本意图 。
所以说 , 很多时候 , 你别看配伍挺大 。 其实 , 你把这里的道理弄透了 , 就发现也没什么复杂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