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考|为何成高考标配?男老师穿旗袍祝高三学生旗开得胜:谐音祝考梗
江苏龙网_原题是:男老师穿旗袍祝高三学生旗开得胜:谐音祝考梗 , 为何成高考标配?
文章图片
穿旗袍的老师写下自己的祝福
有媒体报道 , 7月5日 , 辽宁丹东一位男老师(高三班主任)在为学生做考前打气动员会时 , 穿上大红的旗袍 。 并且 , 他还在黑板上写下:“预祝我的学生们旗开得胜” 。 随后 , 他还拿出剪子 , 让学生们把旗袍的分叉剪得更高一些 , 据说“叉开得越高 , 考得越好” 。
要知道 , 这样的“谐音祝考梗” , 已经成为高考“这场命运转机战”的基本标配 。 毕竟 , 就当下来讲 , 高考之于多数孩子而言 , 依然是最有效的上升通道(没有之一) 。 虽然 , 在“冒名顶替”的历史遗留丑闻中 , 让人感到些许不安 。 但是 , 高考就是高考 , 它本身的权威性和重要性依然不会被动摇 。
因此 , “这一年”的高考仪式感依然会如常 。 甚至 , 在疫情的笼罩下 , 一些美好寓意的仪式感会更加盛行 。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 , 无论是老师 , 还是家长 , 都很清楚“谐音祝考梗”意味着什么 , 起码知道“它不会决定什么” 。 可为何还要去做 , 并且还声情并茂地去做 , 这就值得玩味儿 。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 其中不乏有“心理暗示”的作用 。 但是 , 回到具体的考试中 , 其实能决定考生成败的 , 往往还是考前的知识掌握扎实度 , 再就是应对考试过程的心理稳定性 。 至于 , 老师和家长搞的各种“打气仪式” , 更多是对自身压力的释放 。
因为 , 高考本身 , 已经成为家庭性的大事件 。 很多孩子从出生到高考 , 十几年的时间 , 不少家长都是一路跟过来的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 家长的压力和期待 , 可能并不比孩子小 。 这种情况下 , 虚幻的氛围和严酷的现实 , 很容易形成鲜明的对比 。
人们总说 , 教育不应该只是为应付层层考试 , 而是要真正提高国民素质 , 国民修养及国民能力 。 这貌似是一剂良方 , 可是所有的改变 , 依然要走进现实才管用 , 而目前来看 , 高考依然是最管用的“药片” , 起码对于一般经济条件的家庭来讲 , 是最好的选择 。
我们先别谈“应试教育”好不好的问题 , 我们既然身处其中 , 自然难以摆脱这套框架 。 而最理智的方式 , 就是接受它 , 并且更好地利用它飞往自己的山 。 这方面的问题 , 其实民间要比舆论的表象显得更为理智 。 因为 , 从“毛坦厂”等考学工厂的盛行来看 , 似乎家长们更知道该如何面对教育本身?
事实上 , 教育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 。 如果拆分来看 ,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本就是分开的 。 起码 , 在一定程度上 , 是有轻重之分的 。 作为高考来讲 , 属于应试教育中 , 含金量较重的节点 。 毕竟 , 能称得上命运节点的考试 , 真的不太多 。
全球范围内 , 在竞争的筛子中 , 应试环节是普遍存在的 。 因为 , 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生存 , 肯定要考核知识技能“这一环节” 。 因为 , “应试教育”更强调个体能力的硬件性 , 而“素质教育” , 则是强调个体能力的软件性 。 这看起来矛盾 , 其实是可以统一的 。 只是 , 作为很多家长 , 总把“素质教育”这一块也甩锅给学校和老师 。
回到 , “穿旗袍”(旗开得胜) , “举葵花”(一举夺魁)等祝考行为 , 虽然看起来比较“迷信” 。 但是 , 也从侧面反映出 , “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依然是多数家庭的夙愿 。 当然 , 这里的“第一名”并非绝对要拿第一名 , 而是指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及家庭的期待 。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 , 个体的命运关联着家族的命运 , 所以 , 出现“范进式”的悲剧 , 也就不足为奇 。 不过 , 现在看来 , 这种命运共同体的逻辑 , 貌似淡化很多 。 而更多家长的初心中 , 是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有一个更为顺畅的人生 。
推荐阅读
- 江苏高考■江苏省发布《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 #补贴#江阴为何迟迟没执行?|解忧帮 无锡:机动车报废有补贴
- OC为何跌出语言榜前十
- 都更新|高中物理:高考做题陷阱总结!这些易错点赶紧避免吧!
- 神话|武汉传奇父亲:一个平行班孩子创造的高考神话(感动上万家长)
- 何能|布局素质教育 教育巨头为何能迅速推进?
- 考生|最后一天,考生们加油疫情下不一样的高考!49万人应考
- 汽车|把车越卖越贵,全新领克01为何可以这样?
- 阿里程序员网上招人的情况为何如此多见
- 心流西春|为何你的后半箱油总是不耐用?油是正经油,问题可能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