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强基计划遇冷了?多所高校发补招通知( 二 )


对大部分高考考生而言 , 这可犯了难 , 让考生在高三就确定好一生的规划 , 难度颇大 。 虽然 , 大家都知道大学转专业也不容易 , 但在大部分人看来 , 有个转专业的选项总比没有强 。
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强基计划为何遇冷了 。
遇冷原因三:要求严格
【计划|强基计划遇冷了?多所高校发补招通知】从报名要求看 , 强基计划的报名考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是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 判断标准为获得相关奖项 。
强基计划要求的奖项都是相关专业的国家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 , 与自主招生时代省一等奖、省二等奖便可入围的状况相比 , 要求高了不少 。
甚至 , 有些大学还对考生的高考单科成绩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 例如 , 同济大学要求考生数学成绩不低于135分 , 北京师范大学要求理科生高考分数超出一本线110分以上 。
除了高考成绩 , 强基计划还有“校考” , 此轮考核含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 。 而在笔试环节 , 各大高校出题难度不同 , “刷人”数量也就存在差异 。
校测权重只有15% , 高考成绩入围门槛占85% , 很多考生和家长觉得 , “参与强基计划 , 意义不大 。 ”
计划|强基计划遇冷了?多所高校发补招通知
文章图片

总结起来 , “非热门专业、无降分录取优惠、进校后不能转专业” , 可能是强基计划遇冷的主要原因 。
专家解读:
强基计划非常必要 , 招生流程还有改善空间
正由于计划遇冷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 , “当前招生情况恰恰反映出推进该计划的必要性 。 ”在熊丙奇看来 , 国家推出强基计划 , 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 。
一是在我国高考志愿填报中 , 优秀考生热衷选择经管等热门专业 , 报考基础学科并不踊跃 , 这影响到基础学科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 。
二是将招生和培养改革结合起来 , 通过36所“双一流”大学试点吸引更多学生报考 , 并为我国基础学科培养更多拔尖人才 。
强基计划之初 , 本意就非追求考生与家长的热捧 , 与给予考生降分录取优惠的自主招生相比 , 家长和考生以功利心态面对待强基计划是行不通的 。 最好状态是 , 考生和家长理性对待 , 在剥离了“跳板”因素后 , 考生依自己的真实兴趣选择专业 , 也更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规划 。
当然 , 熊丙奇也承认 , 当前仍需补招的强基计划 , 背后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
一方面 ,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还不够 。 这导致学生报考学校、专业时 , 存在盲目从众、跟风等问题 。 据统计 , 我国每年的高考“状元”选择就读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人数最多 。 基础教育仍需引导学生关注基础学科专业 。
另一方面 , 该计划也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 今年的强基计划报名时间在高考前 , 且每名考生只能申请一所学校 , 这影响了考生的选择权 , 也导致部分高校报名人数偏少 。
计划|强基计划遇冷了?多所高校发补招通知
文章图片

如何能让强基计划更有吸引力呢?熊丙奇认为:
第一 , 调整申请报名方式 。
可将志愿申请调整为平行志愿填报 , 学生可以申请多所学校的多个专业 , 并在高考成绩公布后 , 再投档 , 最后对进档学生进行校测 。 上海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录取 , 就允许考生填报4所学校 , 按平行志愿方式投档 。
第二 , 提高校测权重 。
强基计划要防止考生和家长过于功利对待 , 但无视其功利诉求 , 也会影响到计划的顺利推进 。 对此 , 可以在把高考成绩作为入围门槛之后 , 降低高考成绩权重 , 提高校测权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