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最活跃的话题是啥
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本来我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大部分时候我都在关注IT互联网的话题和问题。但看到你的问题补充“南方周末沈亮说,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比平时关注的还要大的世界”,忍不住说一下我的感受(如果你觉得答非所问,请点击【没有帮助】):我真的很赞同@沈亮 的话,因为在上,在我原本关注的IT互联网之外,我也确确实实看到了比平时关注的还要大的世界。在刚注册不久,我就发现了,当时我还在微博上感慨说:“在上,时常偶遇一些自己从来没关注和涉及过的领域的知识,对于陌生领域的知识,吸收效果虽然不够好,但日积月累,这些点滴也会很有用的。用个不恰当的比喻,这是无比美好的cute meet!” 然后我改了我在上的个人介绍——喜欢深入地了解一个人的经历和想法,认真读一个人,是美妙的事情!如果你也关注一下以下知友的问答,就真的能发现IT互联网之外的美妙世界:Lawrence Li http://www.zhihu.com/people/lawrencelry郭磊 http://www.zhihu.com/people/delphi裘伯纯Benjamin http://www.zhihu.com/people/benjamin周中石 http://www.zhihu.com/people/vinciarts梁海 http://www.zhihu.com/people/lianghai周晓农 http://www.zhihu.com/people/zhou-xiao-nong赵阿萌 http://www.zhihu.com/people/amonjok经雷 http://www.zhihu.com/people/jing-lei
■网友
话题可能随着第一批用户的深入,会向多一点的领域拓展,但预计拓展的都是这些用户感兴趣的领域,或者说极客气质的话题拓展,而不会是文艺气质的话题拓展或低俗气质的话题拓展。也就是说话题拓展了,人群不一定拓展,只有少量人群间交叉的兴趣话题可能吸引一小部分其他群体的加入,但主体仍然会在互联网行业不断深化下去。现在一共将近有23000个会员,5000个话题,其中半数话题都是互联网IT领域的,且问题大部分都集中在互联网话题下,每个互联网问题的答案数量也较为可观。而其他非极客气质领域的话题、问题、答案都相对冷清,估计非互联网话题的注入很多都是站方批量所为,这是运营前期必不可少的深度参与与引导,而不是完全自然生长的结果。同时,每天新增话题也同样有这个规律,这意味着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只是这个人群规模的扩大,总有一天发展到一定程度,在规模上就会出现天花板,能轻易破除这个天花板就不叫天花板了。当面对强手竞争,这个特质会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壁垒和优势,站方会极力扩大这个优势,以图生存,除非有强大的资源注入或者非常手段的出现,可以在防守的同时,大规模进攻。否则今天的和未来的总体气质和用户群不会改变很多,只是规模的大小而已现在的用户数量比半个月前的用户数量增长70%,而每日IP却增长只有7%,这个情况可以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老用户新鲜够了,热情减少;另一个解释可能就是站方邀请了很多非互联网用户,这些用户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数量众多的、高质量内容,粘性远不如第一批用户。后一个解释估计是主要原因6月18跟进:从六月上旬开始,会员人数仍然邀请节奏增加,但每日IP开始走下坡路。现在(6.18)的数据与5月上旬(5.5)相比,用户数从13600激增至50000,每日IP从28万增长至36.6万,前者增长幅度270%,后者增长幅度30%,这个数据和一个月前差不多
■网友
对,我就是厌恶了吧狗,撸狗之类的字眼才来混这的
■网友
性和钱。
■网友
通过获赞最多的话题可以看出:越来越趋向于情感解惑,人生捷径技巧及”修正“三观类的话题,用户越多,这类问题越多,毕竟世界还是大众凡人的世界,情感需求因互联网的发展刚刚得到满足而已,这类话题,无门槛,人人可参与,但优质的答案也越来越少啦!
■网友
两性,求职招聘职业困惑,互联网,
■网友
总比贴吧上的要文艺啊,是吧
推荐阅读
- 为啥知乎上普便有一种【我在北上广深打工,所以拥有更好的视野】这样的错觉
- 知乎有没有必要增加一个特别关注功能
- 知乎上关于人生经验的介绍是否可能对青少年造成潜在危害
- 像知乎豌豆夹这种新兴互联网公司发展的实际状况咋样
- 只看报纸、杂志、知乎、微博等文字而很少阅读书籍的人,和喜欢看书的延迟接受信息的人,哪种会比较优秀呢
- 汽车|欧尚X5的C位有多正?
- 315晚会为啥不提知乎买粉的那些人
- 海内外知名神经外科专家线上线下共同聚焦前沿医疗话题
- 关于安卓开发,知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人和收藏
- 知乎上这么黑滴滴,是正常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