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手到愁嫁 乡镇女教师“剩女”群体日渐庞大( 二 )


调研中胡根菊曾问该县一位人事局负责人 , 为何不设男岗 , 这名负责人回答说 , 如果男岗和女岗同时招聘3个人 , 女岗可能有三四十个人报考 , 男岗的报考人数仅四五人 , 男岗只能减指标 。
县域适龄男性“资源匮乏”或是女教师愁嫁问题的主因 。 多位乡镇教育系统的受访者均表示 , 原本女教师在学校内部找对象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 可如今学校年轻的男教师“凤毛麟角” , 学校男女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 “男孩去考的不多 , 考上的少 , 考上的能继续留下来的更少” 。
择偶梯度效应下 , 一些女教师希望通过婚姻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 , 不愿“下嫁”体制外 。 可乡镇女教师的工作地点在乡镇 , 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 , 几乎没有适合婚恋的男青年 , 留守的男青年文化层次普遍不高 。
“在乡镇找一个父母满意、亲戚满意、自己满意的人太难了!”白婧抱怨 , 其工作的乡镇除了学校 , 医院和乡政府 , 连大型企业都没有 , 各单位相互割裂 , 并没有联系 。
江西省政协副秘书长肖礼庆表示 , 即便是留在乡镇工作的男性 , “吃皇粮”的只有教师、医生和乡政府工作人员 , 没有几个会把家安在乡镇 , 就算有 , 抢的人也太多 。
此外 , 城镇化进程加快 , 乡村学校的生源变少 , 一些偏远的乡村教学点(乡镇中小学校) , 师资配备不足 , 一名教师常常要同时教授五、六门课程 , “繁重的教学任务下 , 女教师分身乏术 , 几乎没有可以自我支配和社交的时间 。 ”程文说 。
乡镇教师想调去县城并不容易
【从抢手到愁嫁 乡镇女教师“剩女”群体日渐庞大】白婧所在的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 , 学生多为留守儿童 , 因每天要上早自习 , 白婧和同事们大多住在学校 , 周末才回县城的家 。 即便是已婚女教师 , 其对象也都在县城 , 本地教师很多都在县城买了房 。
胡根菊先后前往十几所村小调研发现 , 一所学校只有三四个女教师 , 普遍出生于1986年-1992年之间 , 大都未婚 , 这些大龄未婚女教师们都在县城按揭买了房 , 周末才回县城住 。 “家在县城 , 工作在村里 , 每天来回奔波 , 太不安全 , 县里的男生宁愿在县城找一个 , 也不会找乡镇工作的” 。
有女生在大学时谈了恋爱 , 毕业后结婚生子 , 最后考了乡镇教师 , 夫妻长期两地分居 , 最后以离婚收场 。
事实上 , 一些年轻教师考到乡镇后 , 仍在观望其他招考 , 离开所在的学校 , 并不安心留在农村 , 很多人不会着急在当地找对象 , 一个主要的担心是怕自己考进城后 , 另一半留在乡下 , 两地分居不靠谱 。
省考时 , 县城的一些教师岗位 , 并不直接设岗招聘 , 白婧只能选择先报考乡镇的学校 , 等工作“服务期”满5年后 , 通过选调考试考入县城 。 在白婧所在的学校 , 年轻的同事不是想考出去 , 就是想调出去 , 学校近50名教师 , 每年都会有四五人离职 , 流动性较大 。
肖礼庆表示 , 相比之下 , 县城的女教师更容易找对象 , 可乡镇教师要想调去县城并不容易 , 一方面 , 教师流动机制涉及面小 , 只是小部分的轮岗交流 , 另一方面一些县的教师遴选和选调制度规定 , 教师必须在乡镇工作满5年才能竞争选调 。
“一名女教师本科毕业23岁 , 5年后就28岁了 , 已经错过了婚姻恋爱的最佳时期 , 即使最后调去县城 , 年龄也大了 , 再找对象也难了 。 ”肖礼庆说 。
由于乡镇教师流动性大 , 留人难等客观原因 , 乡镇教师选调之路也越来越窄 , 白婧所在的县就发文规定 , 在编的教师除了需在原单位工作满5年 , 还得教学成绩排名靠前 , 才有资格参加选调 。
白婧表示 , 学校的教学成绩排名只看该科目每学期期末考试的县排名 , 不会区分好班和差班 , 如果一个老师带的是差班 , 教学成绩只能排在后面 , 竞争选调资格永远处于劣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