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桌饭菜,细菌竟然差那么多!看完实验,还敢这样用筷子吗( 二 )


小时新闻采访人员从这份数据中看到:
对凉拌黄瓜、盐水虾、干锅茶树菇、炒芦笋、咸菜八爪鱼和香辣牛蛙 共6道、12份(每道2份)菜品的剩余部分进行了菌落总数的检测 , 结果显示没有使用公筷的菜品菌落总数均高于使用公筷同种菜品 。
同一桌饭菜,细菌竟然差那么多!看完实验,还敢这样用筷子吗
文章图片

朱冰说 , 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送至实验室后 , 定量进行稀释 , 取稀释液加入培养基后培养48小时等待菌落生长 。
这一系列高大上的专业操作 , 其实就是为了测量菌落总数 。
“如果样本本身携带的细菌多 , 那么培养48小时后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总数也多 , 反之亦然 。 ”朱冰解释 , 通过菌落总数的比较来反映就餐中是否使用公筷对菜品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影响 。
朱所长举例:凉拌黄瓜 , 本身是凉菜 , 加工过程细菌清除效果比热菜要低 , 餐前检测结果为14000cfu/g , 用公筷的剩菜中为16000cfu/g , 没用公筷的则高达45000cfu/g;干锅茶树菇没用公筷的结果为79000cfu/g , 而用公筷的只有4600cfu/g 。
此前实验人员还特意检测了与剩菜同时采样、但完全没吃过的香辣牛蛙 , 因为环境中也会存在细菌 , 经过1个多小时放置 , 菌落总数从开始的60cfu/g增长到130cfu/g , 而用公筷的剩菜中为150cfu/g , 没用公筷的则达到560cfu/g 。
“实验结果说明 , 使用公筷会减少菜品中的细菌污染” , 朱所长说 , “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 , 一方面大家可能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递到菜品上 , 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尤其是冷菜) , 这都增加了细菌滋长的机会 。 ”
疾控人员建议:在外就餐 ,
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
“通过实验 , 我们还是想提醒大家 , 使用公筷公勺都很有必要 。 ”
在朱冰看来 , 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主要有两个:
一是干净卫生、预防疾病 。 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 , 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体液接触 , 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 特别是降低幽门螺杆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传播 。 在疫情期间 , 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
二是减少浪费、文明餐饮 。 使用公筷公勺可帮助大家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 。 在外用餐没有吃完的 , 大家可以放心打包回家 。 减少浪费的同时 , 还培养了人们环保节约的良好风尚 。
在使用公筷公勺时 , 很多人嫌麻烦 , 容易混淆 , 朱冰也给大家出了主意 。
“在家吃饭时 , 大家可以选用固定餐具 , 比如每家庭成员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 , 外形或颜色上容易辨别 。 如果能做到分餐 , 可以把做好的饭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员的盘子、碗里面;假如做不到分餐 , 每个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饭 , 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 , 放上公筷公勺 , 每个人都用公勺公筷夹、盛食物 。 ”
朱冰说 , 在外就餐时 , 主动要求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备公筷公勺 , 做到一菜一勺或一菜一筷 。
“到外面吃饭时 , 我们也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 , 把餐馆的餐具作为公筷公勺 。 ”朱冰说 。
【同一桌饭菜,细菌竟然差那么多!看完实验,还敢这样用筷子吗】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采访人员 蓝震 章然/文并摄 刘栋 郑阳/视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