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护士长的“生死时速”

一名护士长的“生死时速”
文章图片

江城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 ,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 她麻利地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 即将奔赴她的“战场”:“红区” 。
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污染区 , 因其感染风险极高被称作“红区” 。 高能预警 , 闻之生畏 。 可这里 , 却是李晓莉每天“战斗”的地方 , 也是她演绎“速度与激情”的战位 。
来自火箭军某基地医院的李晓莉 , 个头娇小 , 短发齐耳 , 说话如蹦豆 , 走路带阵风 , 干啥事就一个字:快 。 她说 , 这是在部队一点点练出来的 。
一名护士长的“生死时速”
文章图片

当兵31年 , 临床护理干了26年 , 参加过国际维和 , 执行过抗震救灾、泥石流抢险等军事任务 , 见过了太多的“生死一瞬间” , 李晓莉更加清楚:“救人如作战 , 胜负分秒间 , 多快出一秒 , 我们就多出一份救治胜算!”
速度就是生命 , 救治就是打仗!战“疫”月余 , 李晓莉经历一次次“生死时速” 。
一名护士长的“生死时速”
文章图片

一天上午 , 李晓莉查房时发现85岁的郑大爷目光有些呆滞 , 生命体征检查却基本平稳 , 她便叮嘱当班护士“多留意” 。 不出所料 , 晚饭左右郑大爷突然并发症急性发作 , 血钾减至常人一半 , 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到56% 。 李晓莉结合医嘱立即实施急救:静脉补钾、高流量呼吸、通知重症病房做好插管治疗准备 。
【一名护士长的“生死时速”】一连串有序的救治操作 , 把郑大爷从死亡边缘拽了回来 。 郑大爷的儿子也在同屋治疗 , 亲眼见证了惊险一幕 , 激动地不知说啥是好 , 一个劲儿地鞠躬致谢 。
“作为护士 , 不是量体温、测血压、打针送药那么简单 , 关键时候要有与死神拔河的本领 。 ”当日交班 , 李晓莉结合这起急救案例提醒大家 。
一名护士长的“生死时速”
文章图片

李晓莉曾在外科、呼吸、传染、发热门诊等多个科室干过 , 经历过数千次的急救 , 梳理出一条条“护理宝典”:高龄患者防跌倒猝死、高血压患者防昏迷、呼吸道疾病防气管堵塞窒息……
护士赵巧梅说:“关键时刻真管用 。 ”一天傍晚 , 李晓莉刚出“红区” , 赵巧梅便用对讲机呼叫:“34床高奶奶意识不清、进入昏迷 。 ”穿上防护服再进 , 已经来不及了 , 李晓莉脑子里迅速闪出一组“数据库”:这位老人年过八旬 , 患有严重的高血压 , 病症多半是血压升高所致 。
“判断脉搏、呼吸和瞳孔对光反应 , 抓紧测量血压 , 打开移动工作站 , 我们视频对接!”李晓莉沉着冷静地指挥着这场“战斗” 。
一名护士长的“生死时速”
文章图片

“脉搏呼吸都有 , 但收缩压超过200了 。 ”听到这里 , 李晓莉有了些底 , 随即视频指挥紧急施救:吸氧、心电监护、口服降压药和速效救心丸……40多分钟后 , 在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下 , 患者脱离危险 。 与死神较量 , 李晓莉一身汗 , 等她走出医院 , 已是皓月当空 , 但她却觉得格外轻松 。
李晓莉的父亲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 , 在她离家当兵时送她一句话:“真的勇士 , 上了战场应该兴奋 , 这样才能打胜仗!”这些年来 , 父亲的“精神衣钵”在她身上得到很好的传承 。
此次支援湖北 , 李晓莉虽然已经上报了退休 , 仍带领科里护士集体递交请战书 。 到了武汉 , 她担任感染十四科护士长 , 在全科护士中年纪最大 , 却也是最拼的 。 主管护师乔惠霞与李晓莉一起共事13年, 对她的印象就是:“一穿上防护服就像充满了电 , 投入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