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自器什么意思,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是什么意思

道不自器什么意思
道不自器的意思是,万物万类品貌各个不同,以不同的形象显现道 。万物变化无常,曲折万端 , 因而人的艺术创造也应该与万物婉转徘徊,物运我也运,物潆我也潆 , 和万物共击着一个节奏 。
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出自《二十四诗品》“委曲”一品 。
此品说曲的妙处 , 与直露无遗相对,委婉、曲折、深邃、幽远 。委曲如莽莽太行山中的盘山曲道,又如朦胧雾霭中滑出的细泉 , 如无意中传来的幽幽花香,又如那缠绵悱恻、绕梁三日的歌曲,委曲还如那水的漩涡,又像那高空中盘旋的大鹏 。要得委曲之妙,必须心存委曲 。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画家作画,不要拘泥于有限的、孤立的物象,而应突破这有限的“象”,从有限进到无限,这样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才能达到微妙的境地 。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279页(385字)
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术语 。
出自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张墨、荀勗,风范气韵,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 。若拘于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 , 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 。”谢赫在此将“拘于体物”和“取之象外”对举 。所谓“拘于体物”,即一味模拟物态,亦即形似之作 。
图画主要是造形的艺术,所以古人有“画者,画也”之说 。谢赫“六法”之三也列“应物象形” 。
但谢赫认为,画取于物,但不“拘”于物;若“拘”于物,则“未见精粹”,即无法传达对象的气韵 , 也无法“师心独见” 。
“取之象外”正是强调不为外物所拘,超越对象的外在形体,去掘取其深层意韵 。如其评陆探微的画,“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即能尽“取之象外”之妙 。谢赫论画重象外之妙,这和他以气韵生动为绘画最高准则有关 。
但谢赫认为象内象外要处理好,其间的斟酌十分重要 , 体现了画家的“微妙”用心 。

道不自器什么意思,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谢赫这里是将哲学意义上的“象”引用到绘画领域 。是说画家作画,不要拘泥于有限的、孤立的物象,而应突破这有限的“象”,从有限进到无限,这样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才能达到微妙的境地,才更形象,才叫气韵生动 。
司空图之所以把“象外”一词引入诗歌创作,却是基于他对诗歌意境美学本质的理解和追求 。因为他是崇尚老子哲学的 。在《自戒》中他曾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说他是“取训于老氏,大辩欲纳言” 。而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是“道”,“道”就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 。
所以他认为诗的的意境,尽管有很多的类型,如《二十四诗品》所阐述的那样 。但它们却只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诗的意境必须体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 , 也就是要表现老子所谓的“道”或者是“象” 。对此,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谈得更多,同时也更为深入 。
例如《雄浑》中说的“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真实的内容充实其中,返回虚静,才能达到浑然之境)《形容》中说的“俱似大道,妙契同尘”(诗文都要写得符合生活规律或情理,且微妙地与尘世万物契合)
“委曲”中说的“道不自器 , 与之圆方”(章法变化不要有固定的程序,应随着内容的需要或圆或方)
《自然》中说的“俱道适往,著手成书”(顺应自然规律情理写作就能下笔生花,写出上乘的佳作)以及《豪放》中说的:“由道返气”(从自然之道 , 培养豪放之气)
《精神》中说的“妙造自然”(写得微妙达到与大自然同化的境地)等等…… 。而所谓的“真”、“虚”、“浑”、“自然”等概念,又都是那个作为宇宙本体和生命的“道”的特殊称谓 。故而离开了这个“道”,意境就不复存在了 , 这就是意境的一种美学特征 。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出自唐??李白《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 ,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 , 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这首诗通过一个女主人的口吻,写她对经商在外的丈夫的怀恋 。全篇通过人物的独白,辅以景物相衬,把叙事、写景、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诗的情调爽朗明快,真挚动人,且带一些故事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