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是世界主要果树种类,起源于我国,因为适应性强 , 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自古就有“桃李满天下”的说法 。
文章插图
不同生态型桃果实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中国农科院郑果所供图
桃的适应性为何这么强?3月10日凌晨,《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发表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力荣团队领衔完成的多个环境因子对桃基因组影响的遗传分析,给“桃李满天下”赋予了遗传学含义 , 有助于帮助育种家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品种适应性改良的新模式 。
该研究利用263份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数据,构建了桃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的“SNP+InDel+SV”多类型变异组图谱 。通过亲缘关系和群体结构分析 , 发现桃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可以分为7个生态型,与地理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 , 通过环境、基因组、地理分布的mantel检验,发现环境是驱动遗传分布的主要动力 。
文章插图
王力荣介绍,研究团队开展了全基因组受选择分析和环境关联分析(GWEAS) , 发现了2092个受选择区间,2755个环境因子关联位点,系统全面揭示了桃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基因组模式 。
基于上述结果,研究发掘了控制桃抗寒性、高原适应性和花期纬度适应性的关键基因及其变异机制;阐明了干旱诱导的桃果实糖积累的遗传学基础 , 以及果肉颜色适应性进化遗传机制;利用长达30多年的物候期长期监测,发现桃开花期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较20世纪80年代提前了10天,并鉴定了桃响应气候变化的候选关键基因LNK1 。这一发现为优质、广适新品种培育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 同时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桃李为何“满天下”?遗传学解释来了】据了解,该研究为郑州果树研究所桃种质资源团队“1000 Peach Genome”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此前团队已经在桃基因组变异特征、人工选择对桃基因组的修饰、驯化和农艺性状关联分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则主要揭示了自然选择对桃基因组的影响及桃适应不同环境的遗传学基础 。至此,团队已经在桃重要农艺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 “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围绕这两方面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 。(光明网采访人员宋雅娟)
推荐阅读
- 《你好星期六》“六街男孩”限定演出
- 周雨彤:别再“收割”了!内娱的高富帅都已尽数被你“收入帐下”?
- 《唐诡2》“供养人”案件逻辑细节复盘,曹公和曹笑的合作!
- 头发刚“打湿”就用洗发水?怪不得头皮发痒,一天不洗就很油
- 镜头前是女神,现实中堪比“女鬼”!这些瘦到脱相的女星,真辣眼
- 大石桥联盟韩41首回应“分赃不均”!曝解散原因,已签订五年合同
- 沙宣被洗发水界“阿玛尼”取代,头发出油扁塌全搞定,高露:我都用5年了
- 继“拉芳”之后!我国又一洗发水受大众欢迎,控油去屑还防脱
- 天文学概述
- 解释汉字的书籍文心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