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音变构词,构词层面和句法层面的音变( 二 )


那么此句中的“胜”字该作何解?有人把“胜”理解为“胜过”,把这一句的意思解释为:“完全胜过那京城满是浓郁的烟柳的时节的景象 。”这是不妥的,因为“胜”作“胜过”之义讲的时候要读去声,而不读平声 。由此,“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意思应该理解为“完全能配得上那烟柳浓郁满皇都的景象” 。
“胜”的基本涵义是“力能承受,能承担”,在上下文中可以理解为相称,相当 。比如《国语·晋语四》:“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 。”韦昭注:“胜,当为称 。中不称貌,情貌相违 。”又如《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注:“仍见其家挠角干也 。挠角干者,其材宜调,调乃三体相胜,有似于为杨柳之箕 。”音义:“相胜 , 音升,任也 。一本作称,尺证反 。”再比如《论衡·案书》:“薄厚不相胜,华实不相副,则怒而降祸 。”“胜”有“相称 , 相当”和“胜过”的意思 。
也许有人会辩解说,把“绝胜烟柳满皇都”理解为“完全胜过了那京城满是烟柳浓郁的景象”,比起理解为“完全配得上那京城满是烟柳时的景象”,更能凸显韩愈对初春时节雨中长安景色的赞美 。我们认为,应该把文学作品中词句的语义和词句所反映的文学形象分辨开 , 文学形象的正确分析 , 理应建立于对文学作品的词句的正确理解之上 。词句的语义具有客观性 。“诗无达诂”不是一个科学命题 , 不能作为胡乱解释词句语义的护身符;至于文学形象 , 读者可以发挥想象,加深理解 , 但不要信马由缰,要不离其宗 。从语言上讲,韩愈诗中“胜”读平声 , 作“配得上,比得上”讲;不读去声,不作“超过,胜过”讲 , 这是必须分辨清楚的 。
也许还有人会辩解说 , 古代的诗歌押韵有这样一条规律:“读从平声 , 义从去声” 。这是说,当一个字出现“两声各义”现象时,诗人既要表达思想感情,又要照顾到上下文中押韵的和谐,可以采用这个有异读的字的A声调,而取B声调的字义来押韵;或者采用B声调 , 而取A声调的字义来押韵 。所以“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胜”可以取它的平声读法,而取去声的意义“超过,胜过” 。
应该说,古代诗歌的押韵确实存在着“读从平声,义从去声”这样一条规律,但是更主要的押韵规律是:当一个字“两声各义”时,常常是读A调时取A调的字义,读B调时取B调的字义 。这里有一个原则,理解上下文中某字的字义,首先应该音义结合 。只有碰到上下文中押A调,而按照A调的字义讲不通时,才可以按B调的字义来理解;或者押B调 , 而按照B调的字义讲不通时,才可以按A调的字义来理解 。也就是说,“读从平声,义从去声”这一条规律是在“读从平声,义从平声”或“读从去声,义从去声”的规律不起作用时,才发挥效能,是对例外的一种解释 。目前看来,“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胜”字 , 按照它读平声时的字义“配得上,比得上”讲完全能讲通,何必要取读去声时的字义“超过,胜过”来理解呢?
这里还要补充一点,顾炎武等学者认为“两声各义”的字 , 其破读音是六朝经师人为生出的分别 。这并没有可靠的依据,就算破读音是经师人为的,也不妨碍唐代诗人采用这种人为的读音;因为唐诗的押韵常常跟六朝时“两声各义”的分别一致 。因此阅读古代的诗歌,理解其字义,也必须音义结合 。
“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教”字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 玉人何处教吹箫 。”
这是一首七言千古名篇,其中的每一句,要么有异文,要么有歧解 。比如第一句的“遥遥”又作“迢迢”,第二句的“木”又作“未”,第三句的“二十四桥”到底是什么意思 , 等等 。这里我们重点分析“玉人何处教吹箫”这一句 。

什么是音变构词,构词层面和句法层面的音变

文章插图
清《晚笑堂画传》中的杜牧像
此处的“玉人”是美人之意 , 古书中“玉人”既可以指男,也可以指女 。因此对它的含义,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如果指男,就是指诗歌篇名中的韩绰;如果指女,就是指扬州的歌伎 。这里我们采取后一说,因为如果“玉人”是指韩绰而不指歌伎,那么,这首诗中的韩绰又是在“教”何人吹箫呢?“玉人”如果是韩绰,却又说韩绰是在“教”美人吹箫,那么这句实际就成了“玉人教玉人吹箫” , 从逻辑上来说,同一句中“玉人”不可能既指韩绰又指歌伎 。从语义上说,如果“玉人”指韩绰,那么“玉人”就是“教”这个行为动作的发出者 , 就不可能再去用来指扬州的歌伎 。


推荐阅读